大甲圖書館重新開館服務海線市民
台灣新聞網記者陳祐強/台中報導
2017.11.16
興建迄今超過三十年的大甲圖書館,因長年沒有使用執照,成為違章建築,還有屋頂漏水及設備老舊等問題,台中市政府編列預算並爭取教育部補助,先後共投入二千三百九十四點四萬元進行合法化及改善工程,歷經二年半的工期,以當地藺草編織及人文特色為全館規劃主軸,十六日重新開館。市長林佳龍鼓勵大家多加利用,讓這裏成為共同成長的家。市府會持續努力,讓每個行政區都有「知識的糧倉」。
大甲圖書館開幕式,包括林市長、文化局長王志誠、市議員吳敏濟、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服務處代表、議長林士昌服務處代表、大甲區長劉來旺等人均共同出席,見證大甲圖書館以嶄新面貌重新服務市民。
林市長表示,大甲文風鼎盛,是早期發展較好地區,近年來相對邊緣化,在市議員吳敏濟等民意代表支持下,市府投入相當多圖書館建設預算,讓大甲圖書館經過整建後,不但合法且內部功能齊全,有分齡分層設施,讓孩子及長輩都找到適合自己的空間。
林市長認為,文化必須從基本的閱讀、欣賞及各種展覽開始,圖書館不只是借書、看書的地方,也是社區文化活動互動空間,是大家共同成長的家,因此市府在大甲、大安及外埔地區,已投入總計上億元的圖書館建設經費,包括大甲圖書館約二千四百萬元、大安圖書館頭一千萬元、外埔圖書館五千五百萬元,希望縮短城鄉差距不只有交通水利等硬體建設,還有文化的軟實力,讓偏遠地區孩子雖不能像都市孩子有很多娛樂,但在圖書館也能滿足心靈的成長,市府也會持續努力,打造二十九個行政區都有「知識的糧倉」。
市議員吳敏濟表示,一個地方要和諧進步,除了交通建設外,最重要的是圖書館,大甲地區人文薈萃,出很多人才,早起大甲圖書館沒有使用執照,在市府努力下,持續補強並增加新的元素,讓大甲地區能有更好的閱讀環境,感謝林市長挹注資源在甲安埔地區。
文化局表示,大甲圖書館在經過「建築物設施改善」、「閱讀環境改善」二階段工程施作,歷經二年半的改造,逐步改善為合法建築,提供民眾安全閱讀的舒適環境,一樓以嬰幼兒、兒童閱讀區為主,空間設計上明亮開闊,搭配大面落地窗與戶外景色連為一體,具有通透感,提供超過二萬冊的童書供孩子自在閱讀,二樓樂齡區則搭配新建電梯,讓長者進出無障礙,而舒適與寬敞的閱讀空間提供超過近七十種期刊與二十份報紙,更讓樂齡區成為長輩的新樂園;三樓則增設小團體視聽室、討論室、並設有「動漫圖書區」,漫畫圖書達三千冊以上,除了有九十三個閱覽位外,更有五十二席自修室,打造青少年專屬區域,創造學習與生活結合的現代休閒概念。
此外,大甲區傳統工藝以藺草編織聞名,大甲圖書館即以「編織」為特色館藏,在二樓更成立「館藏特色區」,提供超過千冊的「編織」特色書籍,並結合在地藺草編織、藝術、人文辦理各類閱讀推廣,以當地藺草編織為特色融入圖書館,讓市民了解在地文化。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07.15
台中大坑四號登山步道二處搶修中2013.11.28
溫寮溪松雅橋段完成治理 水利局偕地方祈福2008.12.11
中市天津路商圈13日推出專屬消費券2017.11.29
修平科大與台中捷運產學合作培育人才2018.02.12
林佳龍拜會以國副議長宣傳台中花博2015.03.31
中市推廣紙錢減量集中燒2015.12.27
綠蠵龜擱淺梧棲漁港市府協助救援2008.12.05
青年藝術家成果展即日起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