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5:50

靜宜大學舉辦研討會迎戰高等教育改革趨勢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7.11.13
迎戰國內外高等教育改革趨勢,靜宜大學舉行「二0一七校務研究高教深耕學術研討會」,共有來自全國三十一所大學、約二百位教師及承辦人員與會,靜宜大學校長唐傳義在致詞時表示,期盼透過台灣校務研究專業協會理事長黃榮村,與成功大學副校長林從一等專家學者提出的精湛分析,讓與會人員集思廣益,使大學校務研究發展更加卓越。 靜宜大學校長唐傳義表示,校務研究(IR)是高等教育自主發展重要的關鍵,該校以學生多元學習及教師教學成效為核心價值,近年更透過畢業校友及在校學生的數據分析,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效能、強化職場軟實力。 台灣校務研究專業協會理事長黃榮村指出,台灣校務研究專業協會(TAIR)雖然成立不到兩年,但已成為具五十多年歷史的美國校務研究協會(AIR)聯盟組織,在各項高教促進計畫推動下,每所大學已建立完整資料庫;高教深耕計畫,更需在校內建置資料倉儲、資料清理,並確認正確及串聯性,校際則需有共通欄位,提供政策性跨校比較與綜合之歸納。 黃榮村表示,校務研究需設立專業辦公室,由副校長或教務長擔任主管,因校務研究決策支援系統以資料為基礎,成員需包含數據分析與資訊專家,才能在變動劇烈的國內外高教環境,作出適時、務實、聰明的校務與院系所決策,並於招生、留生、攬才、留才、學習成效、學術競爭,及資源籌措及配置,獲得最好績效,這是大學在競爭中能夠勝出的保證;他提醒,外部評鑑同樣重要,如何讓大學有不同評鑑與認可方式,是未來要思考的方向。 成功大學副校長林從一在「高教深耕、學習深化」演講中提到,「學」需不斷練習及身體力行,而身體力行既是內化也喚起原屬本性,習深覺起,另個解釋,學到了,自然會在行為中持續發生,也是覺悟,覺悟就是做自己,學習是為了實現與發現本性。 林從一指出,未來大學的趨勢是設計多元的學習路徑,連結不同學習經驗與場域,需重新定義招生、修課及學制,反思學分和學位的意義,要產生問題意識,引導學生自發學習、找到動機,瞭解終身學習的重要,鼓勵教師投入創新課程設計、班級經營,也要重視統整性課程及實習制度,以提升授課質量及 學生學習品質,讓大學成為創新場域。 靜宜大學教務長林家禎表示,「二0一七校務研究高教深耕學術研討會」,由成功大學副校長林從一及雲林科技大學教授胡詠翔,以「高教深耕、學習深化」與「高教深耕與校務研究的未來想像」為題進行演講。與會專家學者分享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課程活化、招生策略等議題,以尋求在地深耕及高等 教育發展的方向,並擴大校務研究平台,促進校務發展,研發實踐策略及應用。 圖說:參加研討會各校人士合影。(記者楊川欽攝)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