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6
Saturday
23:23

肢端肥大症 籲提早治療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7.10.17
肢端肥大症是一種若不經妥善治療,則嚴重可能會致死的內分泌疾病,是一種因為體內生長素不正常的偏高而導致的一種病症。臨床研究發現肢端肥大症也和部分消化道的惡性腫瘤相關。是因為腦下垂體腫瘤所引起。是人體最重要的賀爾蒙調節中樞。當腫瘤破壞了原本正常的腦下垂體便可能會出現內分泌失調的症狀。 例如造成男性或女性出現異常乳汁分泌、性慾減退;女性的經期紊亂、不孕或是提早停經。又或因腫瘤壓迫產生頭痛、視力模糊、視野狹窄等合併症狀。除此之外,過多的生長素也會造成組織增生導致體重增加、臟器肥大、皮膚粗糙增厚、易出汗、舌頭肥厚、聲音低沉、打鼾、手麻、臉型改變(如鼻子變大、下巴、眉骨突出)與手腳腫大。而生長素過多也會導致血糖升高而引發糖尿病。因為外觀的改變為漸進且緩慢的,所以反而不易察覺,常常以為體型的改變只是中年發福而不以為意。因此就醫時多半腫瘤已經長很大了,即使開刀治療很難完全清除乾淨,必須配合藥物治療或是放射治療才能控制腫瘤。 臺大雲林分院透過內分泌科與神經外科團隊合作,已成功治多位肢端肥大症的患者,並且預後極為良好。45歲患有糖尿病史的陳小姐因為近年來體重增加與脖子腫大來台大雲林分院內分泌科求診。因陳小姐在4年內就增加了近20公斤,且合併有視力模糊,臉型改變,齒縫增大的狀況。除此之外,經詢問後發現她在39歲就已經停經。這幾年來也發現有手、腳掌變大的情形(舊鞋子感到穿不下)。抽血檢查發現生長激素過高且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腦下垂體有一顆近4公分的腫瘤且向上壓迫到視神經。病人在神經外科曾峰毅醫師的巧手下,腫瘤已由經鼻內視鏡手術順利摘除,病人術後良好,在併用內科療法之後,不但逐漸恢復往日體態,血糖與視力也有明顯改善。 粘榕醫師建議,若民眾發現血糖偏高或合併有以上所述症狀時請至內分泌專科接受詳細診斷,透過內分泌科與神經外科的合作,治療預後良好。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