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01:00

「以蟲治蟲」以取代害蟲防治藥劑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霧峰報導
2017.09.06
農試所6日指出,近年來發現有民眾居家種植香草盆栽或花卉時,嚐試以昆蟲進行害蟲防治,以避免在植物上噴灑防治藥劑,這種「以蟲治蟲」的概念,可延伸發展居家盆栽的天敵昆蟲商品。其中,草蛉將是極具應用潛力的天敵昆蟲之一。 農試所指出,草蛉在全世界已記錄的種類有1,400多種,其中基徵草蛉的幼蟲對多種小體型的作物害蟲,如粉蝨、介殼蟲、蚜蟲及葉?(紅蜘蛛)等,具有強大的捕食能力。例如:一隻草蛉在幼蟲期可捕食近3,000隻銀葉粉蝨若蟲;每日可捕食700多隻銀葉粉蝨若蟲。在友善環境栽培體系中,可應用於防治設施與溫網室的蔬菜、茄科及瓜類等作物害蟲。 農試所目前正在進行研發的微膠囊人工卵技術為草蛉量產的一大突破。因飼養捕食性昆蟲需持續供應活餌,量產活餌常需耗費大量的人力、時間和飼養空間,農試所經調整既有的人工卵製程,將動力器械部份微型化,機械總重量只有原本的 20%;整體操作空間降到原製程的 8%;製程中的冷卻系統經改為密閉式後,不但更節能,也大幅提升操作便利性。 農試所強調,研發省工的基徵草蛉飼育技術,並研訂不同作物體系之天敵與非農藥防治資材搭配之應用規範,未來善用對環境與天敵昆蟲友善的防治資材,將可更多元的應用於設施及園藝害蟲防治。 照片說明/基徵草蛉的成蟲體態優美,兩片翅膀如透明的薄紗覆蓋於翠綠色的身體上(農試所提供)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