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六房媽過爐登錄國家重要民俗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7.08.30
繼「北港朝天宮迎媽祖」、「口湖牽水車藏(狀)」,「雲林六房媽過爐」經文化部審議通過成為雲林縣第三個獲中央登錄的國家重要民俗。
縣府秘書長黃玉霜表示,除感謝各方努力外,並表示縣府將持續雲林六房媽過爐的維護及發揚,協助推動縣內無形文化資產之保存,六房天上聖母(俗稱六房媽)發基於雲林縣,其祭祀採行爐主制度,每年四月中旬的六房媽過爐是雲林縣宗教一大盛事,有鑑於六房媽具有深厚的文化資產價值,雲林縣政府於民國102年將「雲林六房媽過爐」登錄為「民俗及有關文物」,由中華民國六房媽會擔任保存團體。
「雲林六房媽過爐」自102年登錄為民俗及有關文物後,縣府與「雲林六房媽過爐」保存團體中華民國六房媽會致力即推動六房媽過爐為國家重要民俗之申請,歷經多年的現場訪視、學術調查研究及推廣活動的舉辦,並於106年8月8日由縣府團隊與六房媽會出席文化部審議會進行簡報,努力成果終獲文化部及審議委員肯定,昨接獲文化部來函通知「雲林六房媽過爐」通過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
文化部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受理雲林六房媽過爐申請登錄為重要民俗之程序,已於今年5月7日六房媽過爐前來訪視,並於6月22日至雲林斗南召開說明會,目的係向六房媽過爐相關關係單位及信眾公開說明登錄、審查相關事項、法定程序及保存者之未來的保存、維護工作之權利及義務等。
文化處長林孟儀指出,縣府自民國102年起著手協助六房媽會訂定短、中、長期保存維護計畫,並且為充分探究六房媽過爐由來、民俗內涵及耆老文史知識,於民國103-104年委託徐雨村教授承接雲林六房媽過爐調查研究案,並與中華民國六房媽會文史委員會合作,在調查研究計畫完成後,民國105年出版《相約五股.六房媽過爐》,邀請徐雨村教授、唐淑芳、林啟元及黃漢偉等四位研究者,擔任本書編輯及撰寫作者,由六房媽影像紀錄隊提供照片,達成產官學三方合作的良好文化保存推動機制。
林孟儀表示,縣府將與地方持續致力於六房媽無形文化資產的紀錄、建檔、傳承、推廣,以及擬訂活化等短、中、長期保存策略,保存團體長期將籌備興建六房媽文化博物館。
另外,為了鼓勵青年學子進行「雲林六房媽過爐」學術研究,也將著手補助碩博士論文研究六房媽過爐等傳習工作,並於106年9月9日舉辦文化資產與信仰文化研習講座會。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22.06.06
明德社區長青食堂揭牌儀式 斗六市補助廚工加薪活動2025.04.29
白沙屯媽祖進香5/3抵逹北港 雲林縣政府總動員提供香燈腳最完善服務2025.06.29
美麗的巧合結一個善緣 見證西螺分局新建辦公廳舍竣工落成2017.01.10
癌症切除下顎3D列印重建復原2012.10.18
雲林人鬧獨立反對行政院劃分法2011.09.20
蘇治芬出席雲林蘇家傳記新書發表2015.01.15
虎尾警查緝非法逃逸外勞2008.12.28
雲林司法人權救援協會舉辦成立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