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助購買小型農機 逾4000位農民受惠
台灣新聞網記者陳祐強/台中報導
2017.08.24
為解決農村生產人力不足、從事農業人口老化問題,台中市政府自一0四年起每年編列二千至三千萬元經費,補助農民購買小型農機,提升耕作效率,迄今購置近五千台農機具,超過四千四百位農友受惠。
台中市補助農機高達五十八項,補助經費及項目均為六都第一,市長林佳龍表示,補助小型農機具是對農民最實質的幫助,今年再加碼編列三百萬元,明年除原先編列的二千萬元,也再加碼一千萬元到三千萬元,要為台中市的農業發展創造新契機。
農業局於二十四日在潭子區農會舉辦「小型農機具補助成果驗收暨維護保養實作講座」,市長林佳龍在農業局長王俊雄的陪同下前往與農民座談,傾聽在地農友心聲。
林佳龍表示,現代人重視食安,良好的食安品質來自農產品生產、運輸及販售等各過程把關守護,而當前農業人口老化、外移也多,市府相當重視農業發展及農民所面對的問題,因此編列經費補助農民必要的機械與設備,提供農民最實質的幫助。
林佳龍指出,過去三年來,市府每年投入小型農機具補助約二千至三千萬元,已照顧上千名農民朋友,今年此項補助再加碼編列三百萬元,明年除原先編列的二千萬元外,也再加碼一千萬元到三千萬元。
林佳龍說,有效的政策就要擴大推動,台中市擁有良好的經濟作物,除花卉、水果、蔬菜外,還有豐富的農產品,農民幫助社會維護土地,守護生態環境不被破壞,將持續以感恩的心擴大推動小型農機具補助政策。
不少農民大力讚許小型農機具的補助為工作帶來便利,幫助農民也有助國家生產力,並感謝農業局經常舉辦相關農業講座,讓農民的技能與時俱進,能從中學習機器的維修方式。
農業局表示,市府補助農友購置機械化的農耕工具,使耕作快速省力並增加產量,逐步將傳統的人力耕作轉型為機械化耕作,解決農業從業人口高齡化的問題,進而促進農機產業發展,活絡農村經濟,提高農作物耕作效率及產量,使台中市農特產品朝向高品質及精緻化的方向發展。
這項活動也邀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張金元講授「小型農機具維護保養實作」,透過實際操作示範,讓農民了解正確且安全的農業機械使用方式及如何自行修理故障機具、進行農機基礎保養等知識,減少農民農機具送修成本。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8.03.13
國際自由車環台賽林佳龍迎接選手2010.01.08
寒冬送暖明道中學師生今展開社區關懷活動2017.06.15
水湳園區停車場將引進無人駕駛車接駁2011.01.07
台中賣魚小攤販有愛心2013.10.09
素食餐飲集團Loving Hut吃素救地球計畫2011.04.20
台中住宅區禁止酒店及飲酒店或PUB2013.04.15
胡志強捐傻瓜電擊器藉此拋磚引玉2013.07.23
靜宜大學指考落點分析系統提供詳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