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血液透析病人生活經驗分享
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8.07.27
有鑑於台灣洗腎患者成長速度躍居世界第一,為幫助患者在家就能洗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正向健保局提出居家血液透析試辦計畫,將有二十位免費名額,藉由增加血液透析的時間和頻率,將可改善台灣血液透析患者的存活率及生活品質。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腎臟醫學中心,並於今日假台中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大樓一樓階梯會議室,與臺灣腎臟醫學會共同舉辦臺灣第一場居家血液透析國際研討會,會中邀請到來自荷蘭、香港及澳洲等地的腎臟科專家前來與會,此為針對居家血液透析治療的學術演講,且有來自香港的居家血液透析病人提供經驗分享。希望能透過此次研討會將居家血液透析治療介紹給國內醫界人士和末期腎衰竭患者。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專科郭慧亮醫師表示;末期腎衰竭患者在台灣約有五萬人,大部分的末期腎衰竭患者都使用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從以往的資料來看,這些末期腎衰竭患者的預期存活時間平均只有5.7年,10年的存活率為20-30%。為了追求更好的存活率,腎臟移植是最有效的方法。
若沒有辦法立刻換腎,提供更好的透析治療是延長病人生命的唯一方式。延長治療時間的居家血液透析是目前存活率最高的透析治療(10年病人存活率80%),在國外已經有許多臨床研究證實。但是台灣一直沒有引進這種透析治療。
為了讓末期腎衰竭患者獲得更好的透析治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黃秋錦在擔任腎臟醫學會理事長時,會同臺灣腎臟醫學會向健保局提出了延長治療時間的居家血液透析試辦計畫的構想,希望末期腎衰竭患者在家每兩天透析一次,每次透析6-8小時。
居家血液透析係利用病患睡眠時間,每兩天在家透過機器進行血液透析6-8個小時,讓洗腎病患比每週3次到洗腎中心透析4個小時,可以讓病人洗的更乾淨,有更足量的時間代謝體內廢物,隔日血液透析會使許多健康指數改進,例如冠狀動脈心臟病、高血壓、心臟衰竭、貧血、營養不良(慢性發炎)、鈣磷不平衡、腎骨病變、副甲狀腺亢進、不由自主的腿部顫抖、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皮膚癢、性功能障礙…。若要減少或避免長期透析的共併症,可藉由延長時間的居家血液透析來達成。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5.06.14
黃昆輝斥教育部閹割台灣主權蒙騙歷史真相2010.09.23
弘光科大教授許鴻龍記錄片獲金鐘獎提名2015.11.12
美國故事大師與蘇格蘭皇家風笛隊 明道中學演出2016.08.04
文史工作者阻擋台鐵拆除台中舊宿舍2009.05.09
惠中寺「浴佛三願」活動2008.01.04
黃義交選情穩中透堅重量級人物全力拉抬2016.07.10
中市投入台東救災2017.05.24
中市成立機能型義消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