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廚餘與稻桿發電領先全國
台灣新聞網記者陳祐強/台中報導
2017.07.07
行政院環保署計畫在北中南蓋三座廚餘發電廠,台中贏得先機,今年初即公告推出「外埔綠能生態園區」,不但以生廚餘發電,還獨創稻稈氣化發電,堪稱環保前瞻建設,目前已進行招商程序,預定明年八月底前運轉,成為台灣第一個廚餘與稻桿發電的標竿示範點。
為發展綠能循環經濟,環保署計畫在全台興建三座廚餘發電廠,各縣市政府也啟動相關計畫,相較台北市政府尚在選址階段,台中市早在一0四年即開始著手規畫「外埔綠能生態園區」,今年初領先全國正式公告,廠址選定位於二0一八花博場址內的原外埔堆肥場,腹地約有二點八八公頃,規劃生廚餘及稻稈氣化發電。
環保局表示,台中市生廚餘量一天約有一百五十噸,預估年發電量約五百四十萬度,約可提供一千五百五十家戶一年用電量,廚餘發電不但開創循環經濟,達到不浪費,每年還可減少廚餘廢棄物處理費用五千多萬元。
環保局指出,一般生廚餘進入焚化爐每噸需繳交二千元廢棄物處理費用,未來直接將生廚餘載到外埔園區則只需支付一千元處理費,以每年生廚餘處理量五萬四千噸計算,可直接省下五千多萬元。
有關廚餘供應量,環保局指出,廚餘保證量自營運期間第一年至少交付一萬二千公噸,第二年起每年至少交付二萬四千公噸,未來年處理量將可達五萬四千公噸,餘裕量可開放給廠商自行運作,將可提升發電量能。
另一方面,外埔綠能生態園區首創以稻桿氣化發電,將結合農會以簡便方式向農民以每公噸約五百至六百元收購稻稈,不但造福農民經濟,也解決長期稻草露天燃燒產生空汙的棘手問題。
環保局表示,稻稈氣化發電利用氣化技術產生氫氣、甲烷等可燃性氣體,預估年發電量約五千萬度,是生廚餘發電量十倍。
由於北市推展廚餘發電仍在選址階段,中市已經進行招商,外埔綠能生態園區可望成為台灣廚餘、稻桿發電的指標型場域。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7.04
台中補助稻草剪段 每公頃補助新1000元2016.10.18
中市正式行文立法院盼加速遷建時程2012.08.06
明道中學19人錄取台大2011.11.05
台中童綜合醫院辦糖尿病預防教育活動2017.12.29
中市明年續推人行道騎樓無障礙空間稽查2010.09.03
中縣太平警方查獲色情光碟2008.10.04
郭柏川作品捐贈展即日起展出2008.11.30
霧峰鄉稻米促銷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