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防蚊有撇步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大里報導
2017.06.07
暴雨數日後天氣逐漸轉晴,民眾外出活動,小黑蚊也跑來湊熱鬧。大里仁愛醫院皮膚科門診中,不少患者就醫症狀多是叮咬處紅腫且奇癢無比。
皮膚科主任莊燿年表示,小黑蚊叮咬後嚴重的話可能引起水泡或紅色丘疹等過敏反應。有一名女性在晚餐後到附近的公園散步慢跑,雙腳被小黑蚊叮咬到癢到不行又滿腳紅豆冰,困擾不己至大里仁愛醫院皮膚科門診就醫。
感染科主治醫師黃怡菁表示,台灣鋏蠓,為台灣本土的吸血昆蟲,是俗稱的小黑蚊、小金鋼,與蚊子分屬不同科目,生長在竹林或草皮、樹林有青苔類的地方,體積小常出沒在樹下,五到七月是小黑蚊攻擊人類的高峰期。
而連續多日豪雨過後,積水容器是孓孑生長的環境,容易滋生病媒蚊,因此,對於不論是小黑蚊或蚊子的防謢,在戶外活動時應穿著薄長袖的衣褲,或塗抹衛福部核可含DEET成份之防蚊液,以預防蚊子叮咬,居家附近如有蚊子出沒可裝細網目(55網目以上)的紗門、紗窗來阻隔,並定期清理家中積水容器。
莊燿年提醒民眾,被小黑蚊咬傷的部份,當下可沖水冰毛巾冰敷或塗抹含薄荷成份的藥膏止癢,如症狀不適感一直存在或已經抓到破皮流血者,建議及早至皮膚科門診就醫,讓醫師來透過口服藥及外用藥膏來幫忙,避免色素沉澱留下疤痕或細菌感染嚴重到蜂窩組織炎,尤其是傷口癒合功能不佳的民眾。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01.02
菸酒管理法新規定上路2015.01.14
市府協助衛生局員工車禍致死案調解2009.11.18
頭汴坑溪河道堆置砂石尚待清除2013.01.26
胡志強號召十大暢銷書作家簽書義賣2015.07.16
發展低碳城市第二場公聽會17日登場2010.09.28
香港旅行業到大台中進行踩線之旅2007.12.29
綠光劇團台中中山堂演出2014.12.07
靈鷲山頒發普仁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