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騎士擦撞險送命 藍色機制搶生機
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7.11.07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症暨外傷中心在副院長陳瑞杰的帶領下,屢次將重傷病患從鬼門關救回,最近一名廿六歲的機車騎士,在與小客車擦撞後就近送醫,再轉到該院後,立即啟動外傷藍色機制,及運用覆膜式主動脈支架,病人在短短八天後出院,顯見急重症轉診系統的重要性!
外傷科主治醫師傅志遠指出,一名廿六歲的機車騎士,在與小客車擦撞後就近送醫,結果電腦斷層發現這並非一般的擦撞,而是合併主動脈剝離與脾臟撕裂傷的重大外傷。在考慮醫院規模與照護能力後,收治的醫療院所主動聯絡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護人員在病患抵達前即已守候待命,短短八天後,機車騎士滿懷感激的出院,一切努力在此刻有了代價。
傅志遠說,外傷藍色機制啟動後,救治的腳步就會一分一秒都不耽擱。以這名病患的情況為例,按照傳統方式,胸部挫傷合併主動脈剝離時,必須在體外循環機的輔助下,進行主動脈修補,也就是所謂的開心手術。此種外傷風險極高,到院前死亡率超過九成,而手術之死亡率亦超過五成。另一方面,體外循環機使用大量凝血藥物,防止血栓形成,更增加了外傷病患內出血的風險,使得原本單純的輕度脾臟撕裂傷,埋藏大量腹內出血的隱憂。為了控制各項變數,投入的醫護人力和設備可見一斑。
心臟外科主治醫師丁志中認為,這次鬼門關前搶救成功,不得不歸功於最近一年才引進的覆膜式主動脈支架。將原本應用在主動脈瘤或非外傷性主動脈剝離的科技,拿來救治到院前死亡率大於九成的外傷性主動脈剝離病患,成果令人驚奇。由於新技術可大幅縮短手術與恢復時間,降低續發性出血的可能,手術風險自然減少很多。從去年至今,受惠的病患已有六人。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9.27
部分臺北市聯營公車將劃歸為縣轄市區公車2008.07.07
周錫瑋視察林口北79線鄉道復建工程進度2011.02.15
閱讀伴童年 菁桐假期收穫多2013.05.10
手機信用卡金管會准了2009.07.17
大漢溪生態廊道儼然已形成2007.11.29
台中市議員劉國隆成立後援會公開謝長廷2009.04.22
世界地球日阿公阿嬤遊鹿角溪溼地2011.08.30
新北市教育局釋出規劃閒置教室多元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