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興宮《聖物廕福興》新書發表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大里報導
2017.04.16
大里杙福興宮16日舉辦《聖物廕福興》新書發表會,台中市長林佳龍、市府文化資產處長湯國榮、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施國隆、立法委員何欣純、市議員張芬郁、李天生、主編者逢甲大學教授李建緯、林仁政、吳慶泰等人都到場祝賀。
這本書完整收錄了林爽文的傳說及媽祖文物的價值,同時也是對媽祖歷史文化在學術研究方面又跨前一步。
台灣第一件被定為「重要古物」,也是迄今唯一被指定重要古物的神像就在台中大里杙福興宮,宮內有尊二百多年歷史的「湄洲軟身二媽」神像;為保存地方文史、強化大里杙社群的自我認同感,福興宮出版《聖物廕福興》一書。
市議員兼任大里杙福興宮董事長張滄沂表示,市府於103年2月將大里杙福興宮軟身二媽神像登錄為「一般古物」,並因其文化資產的豐厚底蘊,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提案指定為「重要古物」。
經過一年的努力,成功通過中央級古物審議,105年12月公告指定為重要古物。很高興在各界的幫助下讓《聖物廕福興》這本書順利發表,希望藉此讓大家更了解大里杙及福興宮供奉的「軟身二媽」歷史緣由,凝聚地方認同。
市長林佳龍表示,透過《聖物廕福興》的發表,讓民眾進一步認識兩百年來大里杙福興宮特有的軟身媽祖信仰與台中的關聯性,非常難得,感謝福興宮大幅提升台中信仰文化水準。
他說,台中是台灣媽祖文化最興盛之處,市府不但每年舉辦「台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更榮獲《天下雜誌》金牌服務業調查「節慶活動」類組第一名,充分展現了台中媽祖信仰文化。
為推廣台中媽祖信仰,市府也透過在地文史工作者編了《臺中媽祖蔭臺灣》一書,完整收錄12座宮廟媽祖故事,包括大甲媽進香、旱溪媽遶境十八庄、九庄媽春節換庄駐駕、大肚四媽聯合迓媽祖、新社九庄媽有神無廟等繞境出巡盛事,讓讀者深入瞭解媽祖信仰傳奇,期望將媽祖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福興宮表示,該處相傳是林爽文的起義地,宮廟內也保存了歷朝以來遺留的珍貴歷史宗教文物,期望透過深入發掘歷史、釐清林爽文傳說及現存文物的價值,因此委託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教授李建緯等人,撰寫《聖物廕福興》一書,以保存地方文史、激起大里杙的自我認同感。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02.26
中市研議改善棲地讓老樹恢復健康2012.05.16
台中議員黃錫嘉要求向台電開徵費用2015.05.27
環保局將辦回收保麗龍換宣導品2011.08.04
花現20號倉庫 藝俠「開門」邀你來比劃2008.11.28
太平公所為民服務全縣榜首2018.07.25
梧棲漁港禁釣勸導期屆滿後開始取締2014.12.09
台中女中辦磚瓦文創立體造型創作展2017.04.10
潭子第七公墓原址新建納骨塔提供二萬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