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煉鋼賽中興博士生奪冠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台中報導
2017.04.13
由國際鋼鐵協會舉辦的第十一屆鋼鐵大學煉鋼挑戰賽,4月11日在北京舉行總決賽,國立中興大學材料系博士生李佳峻擊敗4千多人,獲得總決賽學生組世界冠軍,中興大學材料系碩士生尤正維獲得學生組第四名,這是有史以來臺灣學生表現最佳的一次。
去年12月國際鋼鐵協會舉辦煉鋼挑戰賽初賽,中鋼集團推派120位員工參賽,也邀請中興大學材料系學生參與,共計37國4千多位國際煉鋼人才參與。經過激烈競爭,由亞太、美洲、中國、歐非洲四區冠軍,以及四區冠軍外全區成績最佳者一名,合計5人參與總決賽。
總決賽中,參賽者須在2小時內,針對主辦單位要求的鋼鐵品種,調整出最佳的煉鋼組合,包含碳矽錳磷硫比例、吹氧、保溫、電力等製程條件,能用最低成本煉出指定的鋼種,分數越好。李佳峻以每噸219.03美元的成本,獲得學生組冠軍,第二名為巴西隊219.92美元,相差近1美元。李佳峻的成績甚至比社會組更佳,是名符其實的總冠軍。
雖然比賽是採用線上煉鋼模擬系統進行計算,但奪冠過程卻十分緊張。李佳峻指出,中國隊有連續三年的比賽經驗,在比賽開始十多分鐘時,就設定出成功的煉鋼組合,每噸220.73美元,登上第一,他直到四十多分鐘才跑出第一筆成功的組合,每噸220.43美元,追過中國。後續他一直調整參數,把成本壓低,直到最後五分鐘才把成本降至219.03美元。
李佳峻表示,仿照現場條件,每批鋼鐵的原料成分會有落差,因此在比賽時,相同的參數不一定會出現一樣的結果,因此,抓到最低的製程成本是關鍵,例如:熔煉發泡持溫時間的控制會影響成本,一些影響成本的因素皆須一併考量,必須嚐試不同的組合。
指導老師興大材料系教授吳威德、博士後研究員林啟明指出,此次共同12萬筆參賽資料,但最後成功僅有8千7百多筆,而李佳峻設定出的參數又是全部最優,十分不容易。為了參加此場競賽,李佳峻花了近200小時練習,假日也從早練到晚,父母原誤以為他是在打電動,後來得知是參加國際比賽,還得了世界冠軍,也感到相當榮耀。
圖說:興大材料系博士生李佳峻(左二)獲得國際煉鋼賽世界冠軍、尤正維(右二)第四名,與指導老師興大材料系教授吳威德、博士林啟明合影。(中興大學/提供)。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3.28
八八風災愛心捐贈款讓三所災區學校受惠2014.12.09
霧峰市場創辦「愛心食物銀行」愛心洋溢2013.07.05
台中市府努力邁向100M寬頻智慧生活2011.09.20
台中大雅公所譴責民眾破壞公物行為2011.04.29
台中有機茶奉茶日活動2009.01.18
中市書法家春聯揮毫 文化局長開筆2012.05.16
弘光科大特製五色貢丸大受歡迎2015.12.17
父子起爭執急怒攻心險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