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溼地聯合開工典禮
記者袁鴻祥/台北報導
2008.07.25
台北縣政府,今天在鶯歌新生地舉行大漢溪沿岸六處人工溼地工程聯合開工典禮,邀請到環保署、水利署、地區立委、縣議員、市鎮長、地方代表、縣府相關局處及工程案規劃設計監造及承覽廠商共同祈求工程順遂、圓滿平安。
各項工程預計98年6月前陸續完工,完工後除可處理生活污水外,並兼有生態保復育、教育及休閒遊憩的多重效益。
六處工程聯合動土,包括:鶯歌溪出流口左岸礫間、三峽橋下游左岸礫間、城林橋上游大安圳導水閘門排水口溼地、板橋浮洲橋下游右岸人工溼地、新海橋上游右岸人工溼地及大漢橋至華江橋段右岸河廊溼地,總工程經費近4億,總面積90公頃、設計每天可處理10萬5,500公噸的生活污水。
環保局表示,北縣人口高達380萬,列管工廠家數多,排入淡水河的污廢水造成河川負荷相對沉重,所以周縣長自上任後,就將淡水河整治列為首要工作。
且採取了像是取締砂石場、重大水污染源稽查取締、截流站啟用、下水道建設及利用自然工法人工溼地及礫間處理污水等多項戰略來整治淡水河奏效,淡水河真的變乾淨。
環保局表示,從大漢溪口往上游望去,縣府已完成新海一期、新海二期、鹿角溪及浮洲4處;基隆河汐止1處;在景美溪深坑1處,總計有6處、面積42公頃、每天處理3萬5,500公噸生活污水的溼地處理場。
及興建中位在新店溪的秀朗礫間處理場,設計每天處理3,000公噸生活污水;這7處場址工程費是由環保署補助85%,餘由縣府自籌構築的。
大漢溪沿岸將再新增7處現地處理場址,今天辦理6處工程開工,如再在加上新店溪3處場址及二重疏洪道場址,未來總計處理水量每日達30萬噸、溼地面積可達300公頃,縣府有信心讓淡水河已大幅改善的水質再向上提升。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02.19
小龍當歲平溪首放蛇形天燈2008.02.05
丹頂鶴巡護隊成立 周錫瑋:民眾遠觀勿干擾2012.12.08
瘋單車618KM自行車道北台相接2008.02.23
「趙二呆紀念展」今天於藝文中心開幕2008.10.16
美國華府參訪團拜訪北縣2013.06.28
暑期打工旺季新北啟動夏安專案2011.06.07
淡水藝文新契機 招商說明會反應熱烈2010.02.05
北縣即日起辦春節農漁特產品展售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