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大啟動產學研鏈結 核定經費全國第一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台中報導
2017.04.11
大學與研究法人攜手打造世界級新創企業。教育部今年起推動「新型態產學研鏈結試辦方案」,日前公告核定名單,國立中興大學共有三案通過,第一年共獲一億三千萬元經費,案件數及經費均為全國之首。
4月11日興大舉辦「產學研鏈結中心」揭牌儀式,宣布與法人共同投入創新技術開發、催生新創公司與提升產業競爭力。
興大獲核定的三案為:土環系國家講座教授楊秋忠與農科院合作的「新農業4.0廚餘煉金:快速處理廚餘製成有機質肥料之創新技術」、機械系教授陳政雄與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以及國研院儀科中心合作的「新材料應用與智慧智造帶動的智慧複合加工技術」、機械系教授劉建宏與資策會合作的「智慧機械之線上量測儀器與資訊智慧整合開發」。聚焦政府創新產業中的新農業及智慧機械兩大領域。
院士楊秋忠所開發的快速處理廚餘製成有機質肥料技術,利用酵素反應劑及反應槽設備,能在3小時內快速地將廚餘製成有機質肥料,與傳統堆肥技術相較,具有時間縮減1/720、空間縮小1/10、降低環境污染、養份保存率100%、成本減少1/2等五大優勢。初期由臺灣切入市場,販售產品;中期佈局中國與東南亞市場;長期試營運四年後,完成全球市場佈局。
興大校長薛富盛指出,去年教育部針對頂尖大學、典範科大徵求價創計畫構想書,全國183案送件,第一階段有53件構想書通過,最後僅15件計畫獲得核定,興大是全國獲得唯一拿到3項計畫的大學。
該計畫的審查方式,有別以往,是找創投及有經營經驗的負責人進行審查,需考量技術在市場的前瞻性,結合法人、產業與學界的力量,為臺灣第一名的產業注入強心劑。
興大也率全國大學之先,設立「興大產學研鏈結中心」,將原有的校級「產學智財營運中心」轉型為「產學研鏈結中心」,該中心主任李文熙有12年的業界經驗,對產學研串聯的經驗豐富。
未來也將逐步納入法務、會計、市場規劃等專業人才,成為全國第一個產學研鏈結中心,提供各項創新創業教育訓練,及共同工作空間供創業團隊使用,就近輔導價創團隊技術移轉或成立衍生企業。
興大為中部唯一的頂尖大學,有社會責任將資源分享給中部及全臺的產業,串聯法人與產業資源,建立典範,對臺灣未來50年的產業發展扮演重要的角色。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8.02.14
中市大雅交流道新設南向車道通車2011.08.12
台中警方幫忙載婦人到醫院生產2013.11.27
強化行人路權專案降低行人交通死亡事故2016.01.01
中市調降廢棄物處理費每噸2250元2017.03.02
烏日家庭福利服務中心揭牌2008.10.26
霧峰歌唱班演唱台灣民謠風靡全場2013.09.26
台中關表揚優級保稅工廠及保稅員2010.02.09
台中創意文化園區辦無形文化資產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