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筷籠特展即日起展開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筱玲/南投報導
2017.03.03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表示,南投陶展示館的「館藏筷籠(箸籠)」,即日起展出,展期至4月30日止。
文化局長林榮森說,「筷子」的閩南話俗稱「箸」,「箸籠」就是筷子筒,將用過的筷子洗淨後,存放在筷筒裡風乾,是台灣飲食生活必備之物。
早期台灣的「箸籠」,通常是由陶瓷或木、竹及金屬燒製而成;可擺放在飯桌上面或懸掛在牆壁上,「箸籠」的底端有小孔,主要是用作排水和通風,避免筷子潮溼發霉。
許多唐山過台灣的先人,在清朝時期從中國,移民到台灣來,當時有不少人將「箸籠」帶進台灣新家,所以現代許多家庭能見的「箸籠」,都具有古味;甚至從「箸籠」的材質、大小以及圖飾紋樣,不難窺出家庭生活習性。
林榮森表示,「箸籠」雖然是用來裝筷子的器具,不過箸籠的大小以及上面的吉祥圖飾卻意涵深遠。有花卉牡丹圖樣的象徵富貴吉祥,以福祿壽作為圖案主題,則是民間追求幸福圓滿的期許。另竹子代表步步高昇,鯉魚象徵年年有餘。
文化局說,隨著時代進步,現代人使用的「箸籠」材質大多為鋁或塑膠,甚或隱身於烘碗機一隅。從清朝到民國、材質圖案的變化,不同的「箸籠」也象徵著時代演進以及社會的變遷。
圖說:箸籠是早期台灣人在餐桌上或廚房牆上的裝筷子的器皿,不少由中國帶來,很懷古。(台灣新聞網記者李筱玲/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0.07.12
南投縣府施政績效捷報頻傳2012.04.20
鬼娃株式會社劇團21日集集免費公演2016.11.07
疏導愛蘭橋交通 設高架橋分流2011.11.26
理燙髮公會辦理監事改選 張玉香當選理事長2015.05.13
國父穿綠衣 被諷:加入民進黨?2012.09.17
水里埔里及竹山河川區域之土地造冊完竣2016.04.19
省府出版國旗的故事 國教究典藏2008.09.06
紫南宮金雞文化季今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