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6
Saturday
20:49

一生拒菸八旬翁仍難逃菜瓜布肺魔掌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7.03.02
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特發性肺纖維化治療指引召集人、台大醫院胸腔科醫師王鶴健指出,臨床上曾出現許多菜瓜布肺患者持續咳嗽不以為意,反而延誤就醫最佳時機的案例。 台中慈濟醫院呼吸治療科主任劉建明提醒,部分銀髮族會將日常生活中爬樓梯容易累、走路容易喘等症狀歸咎於年紀增長的體力退化,但若民眾發生久咳、胸悶、喘不停症狀,應留意是否是俗稱菜瓜布肺的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在搞鬼,菜瓜布肺雖然盛行率不高,全台僅千餘位確診患者,然其發病後存活率極低,大多數病患最終難逃呼吸衰竭死亡的命運,曾被描述為「狠過癌症」的奪命疾病。 為提升民眾對菜瓜布肺的疾病意識、早期診療避免疾病惡化,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本周末,將進駐中南部四間家樂福賣場,展開一系列的巡迴衛教宣導活動,現場民眾除了可以實際進行菜瓜布肺的觸摸體驗,更準備了超過一千五百份的創新肺部造型菜瓜布作為活動贈品,期望透過更生活化的互動體驗過程,喚醒民眾對於菜瓜布肺疾病的重視。 一位由王鶴健醫師收治、家住台中六十歲的鍾先生,長期咳嗽不以為意,近期症狀越趨嚴重,不只白天持續咳嗽咳到無法與人正常交談,夜間痛苦的劇烈咳嗽聲,甚至讓厝邊頭尾的老鄰居們忍不住紛紛登門關切。 就醫後診斷結果顯示罹患了菜瓜布肺,且肺部纖維化程度已進入疾病中後期階段,超過二分之一的肺組織已失去正常功能。 另一位由醫師劉建明收治的七旬老翁,過去重視養生從不抽菸,也有保持散步運動的習慣,但近年爬樓梯、走路時喘不過氣的症狀越趨嚴重,運動能力快速下滑,跑遍台中各大醫院,先後接受過類固醇、免疫調節劑及吸入性長效氣管擴張劑、但症狀都沒有明顯緩和、接受肺部復健以及中醫治療, 症狀稍顯緩和但疾病仍持續惡化進行。 另一位同樣沒有抽菸史的八十歲男性病患,則是在初期咳喘問題發生後的一年間,病況便惡化到只能在家中維持坐、躺狀態,連自理生活都有困難。 兩名患者在經高解析度電腦斷層(HRCT)掃描確認罹患菜瓜布肺後,皆已透過新型藥物讓病情與病程減緩;收治案例的劉建明表示,菜瓜布肺發生率雖低目前尚無明確的致病原因,即使自認生活型態健康的民眾,都有機會罹病,民眾不可輕忽。 王鶴健表示,菜瓜布肺是一種漸進性的纖維化間質性肺炎,因不明原因導致肺泡上皮細胞遭破壞、修復結疤,反覆下來導致肺失去彈性並逐漸喪失功能,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病患多只感覺呼吸急促或久咳不止,因此往往錯跑至耳鼻喉科、家醫科。臨床上更常被誤診為感冒、氣喘、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心臟疾病等類似疾病,延誤治療時間。 王鶴健說,菜瓜布肺造成的肺功能損害是不可逆的,發病後即使經就醫治療,該疾病患者在台灣的平均存活期也僅零點九年,過去研究更指出,菜瓜布肺的五年存活率甚至低於國內癌症發生率榜首的大腸直腸癌,因此早期的發現與治療至關重要,是延緩病患肺纖維化進程、提升患者生活品質的重要途徑。 醫師也提醒,五十歲以上的中高齡族群,切勿輕忽逛街家務等日常動作導致的不正常氣喘、咳嗽症狀,如症狀持續超過八周以上,就應該主動至胸腔內科進行肺部精密檢查。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