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產後坐月子可修復身體機能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7.02.20
懷孕弛緩素致關節韌帶鬆,為婦女腰痠背痛的導火線,童綜合醫院醫師建議遵循老祖宗智慧,坐月子來修復身體機能。
中國傳統坐月子的習俗,還是有其必要性與需求性,一名四十二歲的陳姓女患者,自然生產過三個小孩,因為常常腰酸背痛、併臀部連接大腿處酸痛,尤其當天氣轉換的時候更是明顯,求診童綜合醫院骨科部醫師王叔昂,經由檢查後發現患者是因為骨盆腔後側薦髂關節慢性發炎造成,開立藥物進行治療,以緩解疼痛的不適,建議患者除了平時不要太勞累多休息外,可穿戴護腰輔助支撐力。
王叔昂指出,常常遇到很多婦女都是因為莫名的腰背痛求診,主要都是因為女性在懷孕期間一種內分泌會造成骨骼關節的變化所導致,因為懷孕時期分泌一種讓關節周圍韌帶鬆弛的荷爾蒙「弛緩素(relaxin)」,而弛緩素主要是幫助母親骨盆腔鬆弛以能因應胎兒逐漸長大,並為將來分娩時胎兒能夠順暢地通過原來堅實固定的骨盆腔,形成順產;但同時因為弛緩素(relaxin)也會造成全身關節、韌帶、結締組織的鬆弛,所以這時關節出力容易造成其他地方關節的扭傷。
王叔昂表示,通常要生產之後的四至六週,鬆弛的韌帶才能恢復正常功能,所以在弛緩素恢復正常之前,都要特別注意身體適度的休息,並且避免過度操勞,以及提重物等等,因為這些都會造成關節傷害;因此中國傳統上的坐月子習俗,讓產後的身體好好休養,是有其必要性,可以預防往後容易出現全身關節疼痛的症狀。
王叔昂說,個案患者因為多產且產後沒有好好休養,所以目前出現的症狀只能緩解與改善,但無法根治,還是有可能復發。
他呼籲,產後婦女還是應該至少避免過度活動四至六週,讓身體關節進行修復,並恢復正常功能,產後在醫師確認可以運動後,可以適度地進行骨盆運動,藉由有意識的收縮骨盆底肌肉,來練習收縮尿道、陰道、肛門周邊的肌肉群,提高肌肉的強度與張力,有效預防骨盆鬆弛。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8.16
97年度臺中市當代藝術家聯展2014.02.10
海峽兩岸萬馬奔騰迎春揮毫暨彩繪燈籠登場2012.09.28
文化局:台中大都會歌劇院絕不是爛攤子2015.06.29
衛生局傳授考生SMILE心理舒壓法2018.07.13
中市非營利幼兒園將更平價具彈性2017.05.23
中市公園不再設罐頭塑膠遊具2011.07.06
台中市長接受大陸央視專訪行銷台中之美2014.03.11
中日韓城市青年足球邀請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