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擴大農機補助
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08.07.23
為了雲林縣廣大的農民朋友能夠以最省力、省時、省工的方式達到最大產量的農作物收成,雲林縣政府自96年由本府預算籌措600萬元。97年度為了照顧更多的農民朋友,縣長蘇治芬特別在中央爭取經費,並協助雲林農民架構安全農業的農機設備,實施「農業首都建設與發展計畫-補助農業機械設備計畫」辦理農業機械補助。經過審查與考評,共有61個農民團體,補助農民受益戶高達3,775戶。
「省力」、「省時」、「省工」-創造新農業運動
蘇治芬表示,由於國內農村人力結構老化,生產動能不足,導致農業產值低下,透過「雲林縣農業首都建設與發展計畫-補助農業機械設備」計畫,補助農民朋友購買農機設備,促使農業機械化,以改善農作產銷方式,增加生產效率,達到「省力」、「省時」、「省工」,並可增加生產效率,提升農產品品質及安全性。農業處長呂政璋指出農機補助是為了照顧農民,特別是對真正經營農業的朋友給予支持並改善農民朋友的收益,未來更期待農業現代化的耕種方式能夠吸引農村青年回流從事農業生產,來落實「新農業運動」更可以實現「農業首都」之遠景。
97年度擴大農業機械補助金額及受益戶
97年度農業機械設備補助已核定完成,透過61個農民團體,包含20個鄉鎮市農會與41個社場,合計補助3,775戶,補助金額以不超過農機售價1/3為限,共計補助近3千4百萬元,農機採購金額計有1億1千萬元。
補助機種多元
年度補助機種共有38種,從栽種前期到後期採收與加工、包裝等,各式的農機補助內容依各農民團體之性質而有所不同。補助排行前五名分別為動力噴霧機(1,189台),施肥機(781台),中耕管理機單輪型(400台),農地搬運車(359台),割草機(252台)。
建構安全農業,邁向農業首都
為了提高雲林縣的農特產品的品質及照顧廣大的農民朋友,雲林縣政府施行各項計畫以建構「農業首都」及「安全農業」,雲林縣政府持續推動各項計畫,如「補助蔬果花卉溫網室生產級設備」、「建立農藥殘留快速檢驗站」、「推廣非化學農業病蟲防治實施計劃及安全用藥」等,以提升雲林農特產品的產值與產質。而農機補助則作為改善農作產銷方式,節省大量人力成本為目標,推動「新農業運動」願景,並達成農業首都的建構。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11.19
農業首都成果現有機蔬菜供新北2008.11.22
雲林郵局張進中參與多項公益活動2021.06.26
大埤鄉民迷途男子路口徘徊 警助返家路2009.12.30
籌設「失智家屋」 給老人一個家2019.09.07
歡喜轉大人 大斗六區青年子弟成年禮活動2008.06.13
斗六高中第57屆畢業典禮2010.02.11
春節團圓防流感 做好預防過好年2021.01.24
雲林縣藝文學會會員作品聯展並舉辨第八屆改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