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川開蓋水利局規劃水質防洪管理措施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6.11.24
台中市政府積極打造「市民的河川」,其中,編列八億元啟動「新盛綠川水岸廊道計畫」,依水源淨化、汙水截流、環境營造等三階段工程整治。
去年開始改善水質改善,最終階段雙十路至民權路段的環境營造工程已於日前開工,綠川也正式開蓋,水利局長周廷彰表示,重見天日是成功的第一步,也是舊城再生一大里程碑,相信完工後將讓舊城區煥然一新。
台中市議會進行第二屆第四次定期會業務質詢,市議員李中、邱素貞等人均關心綠川開蓋的必要性,以及水源抽排方式、周邊移樹及防洪等狀況。
水利局長周廷彰表示,綠川開蓋有其必要,過去城市治理的思維是綠川不要開蓋,即可避免處理水問題,但若因怕水溝臭就加蓋,不僅無法解決問題,也是不負責的作法,水利局正視並勇於面對綠川週邊各種水的問題,並研擬解決之道。
有議員關心為何不引自來水注入綠川?周廷彰以台中公園日月湖的水源為例,自來水是珍貴民生資源,應珍惜使用,不應因水費便宜就用自來水來補充湖水,這是水資源的浪費;把廢棄的生活污水、灌溉餘水等活化再利用,才是符合水資源的永續經營,也是對環境負責的態度。
在綠川水源抽排情形部分,周廷彰說,綠川開蓋的水源是從旱溪以重力引流的方式而來,完全不需任何抽排費用,與南韓清溪川自漢江動力抽排的方式截然不同。
綠川周邊現有樹木百餘棵,現地保留七十一棵,水利局針對其中約四十棵生長狀況不良的樹木進行移植,後續也將在補植上百棵樹木;在防洪安全部分,由於綠川開蓋的河道,是以上層生態基流、下層排洪的立體複合斷面規劃,並經水理演算,安全無虞。
水利局表示,整治綠川分成水源淨化、汙水截流、環境營造等三階段工程依序施工,進行水質改善及景觀營造,而綠川終於在本周正式開蓋,一年的維護的經費約八百萬元,不到清溪川的4%,未來水利局將持續秉持嚴謹態度施作,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內,讓綠川成為一條人們可以親近的河川,未來讓行人或自行車均可自由穿梭在沿岸。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7.04.06
落實平價托育 市府:不得因一例一休調整學費2013.11.19
中市議員建議增加大雅區建地2013.01.16
東勢警分局副分局長林辰輝榮退2021.10.25
中市府屯區捷運路網說明會 廣納民眾意見2014.04.16
大雪山社區螢火蟲季十九日登場2012.02.28
台中清水區海風產業道路落石危險2009.02.19
檢驗局提供檢驗規費繳納e化服務2018.01.02
消防局科技化GPS迅速尋獲迷途登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