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溪尾大橋通車縮短城鄉差距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烏日報導
2016.11.21
民國48年的八七水災,造成烏溪改道,並使台中最南端的溪尾里被河道阻隔於烏溪以南,幾十年來里民進台中市區須繞道彰化或南投,多花近50分鐘車程,十分不便。
為此,台中市政府投入8億2900萬元打造溪尾大橋,21日舉行通車典禮。市長林佳龍表示,通車代表大台中區域均衡發展及中彰投苗區域治理的里程碑,台中除將在烏日打造副都心,也將積極促進中彰投苗共同發展,讓中部有更好發展。
林佳龍指出,過去溪尾里被隔離在溪南,今日溪尾大橋正式通車,讓溪尾里不再被隔離,並串連到彰化,實現在地民眾的長久期盼,感謝前立委顏清標及在地民代共同爭取,讓溪尾大橋今日終於通車啟用。
林佳龍盛讚溪尾大橋獲得國家工程的最高榮譽,即金質獎的特優獎,不僅是工程品質的保證,更是兼顧工程品質及工地安全的橋梁工程典範;而橋的造型也相當美麗,整體造型對稱協調,如白鷺展翅象徵「台中起飛」、「台中展翼」意象,具有新地標功能。
「交通是一切發展的基礎!」林市長強調,現在台中市已為直轄市,縣市合併後要將縣市串連,市府除將在烏日地區打造副都心,未來也會連結到彰化,促進中彰投苗共同發展,盼溪尾大橋的完工通車代表大台中區域均衡發展及中彰投苗的區域治理的重要里程碑,讓中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
此外,林佳龍也提到,目前市府盤點74號快速道路所延伸的生活圈道路,推動「三環三連」公路網,並且要把銜接的匝道與空中立體交叉路段逐步完成,他已責陳交通局與建設局提出完整規劃,要為基礎建設奠基,把周邊交通路網建立起來,讓台中市成為交通便捷的都市。
建設局表示,該工程溪尾大橋全長約2.1公里,路寬12公尺,與國道3號烏日交流道相連接,串聯國道1號、國道3號、省道台1乙線、台74線(中彰快速道路)及等交通網絡,完工後除為當地居民透過溪尾大橋只需5至10分鐘就可到達市區及國三烏日交流道,通行時間大幅縮減為原來的十分之一,通行便利外也將使中、彰跨烏溪的交通路網趨於完善,促進周邊區域平衡發展。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3.16
法鼓山台中分會首場數位牌法會莊嚴登場2011.07.13
冬病夏治 看中醫揮別過敏2014.04.16
中央都更基金補助自主更新住戶說明會2013.10.05
中台灣農博會台中館文心蘭黃色小鴨吸睛2014.06.20
警方尋獲機車民眾感謝2015.08.21
光田醫院首辦小護理師體驗營2009.09.24
全國首創文教事業認證考試2015.09.17
中市重陽敬老禮金21日開始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