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淺金門2個月港泰台州輪終脫困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6.11.15
中國籍「港泰台州」輪於105年9月15日受「莫蘭蒂」颱風吹襲,自廈門港斷錨漂流至金門古崗海域後擱淺,今天海象良好,且適逢大潮最佳時機,經金門相關單位通力合作後脫困,預計16日拖回廈門港處理。
擱淺金門古崗海域2個月之「港泰台州」輪,不但造成船體受損,導致油櫃殘油外洩,污染海域環境外,更因該輪有債權複雜關係,導致拖救作業受到影響,幸賴立委楊鎮浯、大陸委員會、海岸巡防署、金門縣政府、航港局等單位齊心合力動用所有聯繫管道,要求船舶所有人、保管人應立即清除油污及移除船體,航港局並於事發後立即成立緊急應變小組,邀集各救災機關召開應變處置會議,迄今已召開計37次應變會議,並隨時掌握船體移除作業進度,儘早因應各項突發狀況,以爭取時效。
「港泰台州」輪擱淺期間經歷「梅姬」、「海馬」颱風影響,造成船體多處破損漏水,增加拖救之困難度,期間更因東北季風盛行,天候狀況不佳,修復進度受到延宕,但為維護生態環境,防範損害擴大,航港局亦要求海事業者務必加班趕工,早日完成船體拖救全程作業。
今日海象良好,且適逢大潮最佳時機,金門縣政府吳成典副縣長、環境保護署詹順貴副署長、航港局林昌輝副局長親臨現場督導。
另因金門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已受理債權人假扣押在案,難以解決,最後在副縣長吳成典、金門縣議員陳滄江協洽金門縣政縣長府陳福海同意後,金門縣政府以利害關係人身分代墊反假扣押擔保金新臺幣360萬元,順利解決假扣押程序,後續「港泰台州」輪再借助起重船吊起並靠大潮脫淺成功,順利拖往安全水域進行各艙間水密檢查,預計明(16)日將拖回廈門港處理。
「港泰台州」輪已創下當地擱淺最大噸位船舶紀錄,另因船體多處破損且身陷礁石區間,拖救難度極高,幸賴海事業者克服技術障礙及天候因素,並在各救災單位全力配合下順利完成,此海難應變模式亦將提供各單位深刻難得之經驗,亦將為未來案件處理之典範。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23.12.09
中鋼歡度52週年重返小港基地舉辦廠慶活動2016.05.05
台灣造船史最大貨櫃輪命名陳菊擲瓶祝福2013.03.07
屏東原民文化產業現身高雄2011.07.17
夏日高雄 在地樂團輪番尬音樂2014.05.07
遊艇展熱潮售出萬張門票2011.01.12
高雄兩岸齊聚一堂共慶海運直航兩週年2022.06.24
全國首創先例與全家便利商店結合複合式經營-信用部北梓官分部華麗開幕正式營運2011.04.20
高市勞工局辦徵才23日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