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問題黑板樹中市移除六千棵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6.11.15
冬天是黑板樹開花的季節,由於味道重並飄散種子棉絮,樹淺根粗大常破壞人行道鋪面、根系阻礙排水,枝幹脆弱也容易被颱風吹斷,並不適合種在人行道等公共設施,民眾相當排斥,也不斷向台中市政府陳情要求改善,建設局為此編訂「台中市人行道黑板樹處理標準作業程序」,自去年開始至一0八年止將優先移除六千棵問題較大的黑板樹,並補植其他台灣原生樹種,希望讓公共空間植栽呈現更良好的狀態。
黑板樹並非台灣原生樹種,由於具備生長快速的特性,早期市府為快速達到綠美化效果,一九八0年代開始大量種植於人行道、中隔島、園道及公園等公共設施或場所;經過數十年的生長,高大的黑板樹因淺根粗大,不但破壞人行道鋪面,根系也阻礙地面排水,加上花期會散發異味,種子棉絮也四處飄散,颱風來襲時,黑板樹材質輕軟,往往容易被風吹斷,因此被列為問題樹種。
為營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間,建設局編訂「台中市人行道黑板樹處理標準作業程序」,並將嚴重影響人行、車行環境的公共安全或損害公共設施的黑板樹列為優先改善對象,包括公園或學校周邊、道路及人行道等,數量約六千棵。
建設局說,不只台中,其他縣市也有黑板樹的困擾,黑板樹問題在於種在不對的地方,一九八0年代為求快速綠美化而大量種植在市區公共設施或場所,隨著樹木的生長,加上都市高度發展,後來才發現浮根會破壞人行道和路面,開花期間的刺鼻氣味與種子棉絮飄散,對生活產生嚴重的影響,民眾為此常向市府抱怨,希望儘速改善。
因黑板樹高大,建設局打除花苞作業需動用大型吊車,屬於高風險作業;每株黑板樹移除與補植都是大工程,且須併同改善人行道和路面,所需經費龐大,人力也是問題,對交通衝擊也大。雖然困難,但建設局仍積極研議改善之道,經評估全市現有近一萬七千棵黑板樹,其中影響情形較嚴重的六千棵,列為優先改善對象。
建設局這項計畫也會配合人行道與排水溝等公共設施一併改善,也會併入路平專案辦理。移植黑板樹後,依不同現地條件改善樹穴,補植台灣原生樹種喬木或灌木。移除後的黑板樹,枝幹可作為堆肥或資源再利用,截至今年十月底,建設局已改善一千多棵黑板樹,預計一0八年完成優先處理六千棵的計畫。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5.15
台中軟體園區動工吳敦義施顏祥主持典禮2014.07.30
林佳龍到潭子市場掃街走訪基層2014.06.01
胡志強會見遼寧省委副書記許衛國2011.01.20
港區藝術中心第一期藝文研習班開始招生2014.08.08
神岡都市計畫徵收開闢的公園啟用2011.01.05
台中悠遊台中好幸福有「警」萬事足2012.10.20
台中藝術家蔡正一返鄉舉辦個展2011.09.05
台中市府檢討縣市法規整併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