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4:55

男子嗜好菸酒檳榔罹癌 離世前力勸世人遠惡習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6.11.07
戒除壞習不能等,一名中年男子長期嗜好菸酒檳榔,因此罹患口腔癌,他於離世前力勸親友遠離惡習。 五十八歲阿全平時以臨時工為生,身邊接觸的朋友大部份都有抽菸、喝酒與嚼檳榔的習慣,因此和朋友相處都用以菸酒檳榔來進行人際關係建立,每天都要接觸菸酒檳的生活持續了約三十五年時間,漸漸地發現周邊友人因罹患口腔癌、肺癌與下咽喉癌的病症相繼死亡,讓阿全感到恐懼而想要改變,但卻有心無力。 兩年前,鄰居介紹到童綜合醫院加入戒除檳榔班,但參加了兩次活動課程後卻以工作忙碌來拒絕參加,沒想到半年後,因口腔出現潰瘍就醫確診罹患口腔癌末期,讓阿全脾氣開始變得非常燥動且不願跟別人溝通,家人看到阿全痛苦又封閉自己,束手無策之下尋求童綜合醫院戒檳班與梧棲區社造中心工作人員協助,經由工作人員不斷耐心的每日登門拜訪勸解下,阿全才卸下心防願意跟家人與朋友溝通。 只要有會抽菸、喝酒或吃檳榔的朋友來探視他時,阿全因為已經很難言語,唯一能做的就是拿起紙筆寫出「菸酒檳榔不要沾」來勸戒朋友,希望能夠有機會幫助到別人,但 阿全仍不敵病魔而離開人世,最後的遺憾就是沒辦法看到二個孩子結婚成家。 耳鼻喉科醫師表示,口腔癌是指發生在口腔任何部位的惡性腫瘤,當口腔出現傷口逾二週無法痊癒、不明腫塊、口腔黏膜變白或變紅、口腔不明疼痛等等症狀時,就應立即就醫檢查。 國健署統計指出,口腔癌為我國青壯年(二十五至四十四歲)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平均死亡年齡為五十四歲,較其他癌症早十年以上,每年約有五千四百名口腔癌個案,二千三百人死於口腔癌。 醫師呼籲,許多研究也證實口腔癌發生與嚼食檳榔、抽菸及喝酒等危險因子有所關聯,因此若要戒除壞習慣時,一定要全部都戒除,才能真正遠離危險因子。 口腔癌與各種癌症一樣,越早發現越早治療,癒後越好,凡三十歲以上曾抽菸或嚼檳榔的民眾,每兩年都可進行一次免費的口腔癌篩檢,符合資格的民眾為了自身健康與家人幸福,不僅應盡速戒除惡習,也該定期接受篩檢檢查。 圖說:醫師說明病變位置。(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攝)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