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建議幼兒免學費向下延伸至四歲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6.10.13
台中市副市長林依瑩於十三日北上參與行政院會,對衛生福利部即將推動「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提出建議,她表示,開立帳戶學生的資格認定標準、代管方式、支用方式等,應該要有更周延的規範。
另外,也建議行政院參考台中市托育一條龍政策,將五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補助對象向下延伸至四歲,以減輕家長經濟負擔,嘉惠更多學子。
為避免弱勢孩童陷入低學歷、低技術、低社會參與度的循環,衛生福利部研擬推動「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預計明年上路,由政府每年最高提撥一萬五千元、家長每年最高存入一萬五千元,孩子十八歲以後可支用,成為其高等教育基金、職業訓練或就業、創業基金。
林依瑩表示,這是相當優質的政策,可以造福許多弱勢孩童,但是資格認定應有更嚴謹的規範,例如今年低收,但明年不是低收,補助與帳戶管理如何因應?另外,帳戶應由誰代管?由父母、學校、或是縣市政府,其利弊應該通盤考量,兒少十八歲之後的支用方式也應該要明訂,避免存款被代管人花用在其他用途;並應該要有輔導弱勢學生脫貧,才能使計劃達到目標。
林依瑩補充,台中市政府針對弱勢兒童及少年扶助政策包含推動「自立家庭築夢踏實計畫」,除了辦理家長及子女成長課程,也透過發展帳戶相對提撥儲蓄金鼓勵其儲蓄、累積資產;另外有零至六歲托育一條龍政策,並針對經濟弱勢加額補助。
林依瑩指出,台中市的托育一條龍以社會投資理念,取代全面式津貼補助,將教育部五歲以上幼兒就讀公立幼兒園免學費、私立幼兒園每年補助三萬元的政策加碼「向下延伸」至二歲,針對送托之幼兒家長,加碼提供托育費用補助並延伸補助年齡至六歲,使零至六歲幼童獲得完整照,也讓許多家長能出來工作,另一方面也創造很多的幼托就業機會,一年來就新增一千名幼托人力。
林依瑩建議中央可以參考台中經驗,先將五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的補助對象,向下延伸到四歲,實質讓家長減輕托育經濟負擔,並享有多元模式選擇,使受惠對象不僅限於台中市,全國民眾都能受益。
行政院會中也討論鼓勵高中職畢業生先投入社會再進入大學學習的「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及「青年體驗學習計畫」,希望高中職學生畢業後可以先透過職場、生活或國際等體驗,探索並確立人生規劃方向。
對此,林依瑩表示,台中市府去年九月媒合國立東勢高工與台灣行動菩薩助學協會成立「發願成才-裝潢人力培育班」,學生不僅能取得高職學歷,同時能接受產業專業技能訓練,另有新社高中結合農委會種苗場專業增設農場經營科、園藝科,都獲得非常好的評價,她建請教育部技職教育司放寬每所大學可開辦產學攜手專班3班的限制,以培育在地人才。
另外,對於教育部希望鼓勵青少年到國際體驗生活,林依瑩則建議可先在台灣推動國際工作營,可以讓青年建立國際視野與國際連結,進一步吸引青年出國體驗生活。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7.07.08
太平聯合里活動中心動土2013.04.23
亞青跆拳道賽中華隊中市七人入選2014.09.05
中市大屯區首家日照服務中心開幕啟用2014.08.15
林佳龍梨山關心果農並行銷台中2011.12.14
秘魯台灣醫線牽 象腿婦人慶新生2009.02.14
情侶比甜蜜搶新款內衣時機歹也要過情人節2015.04.05
林佳龍率團參加ICLEI世界大會2014.07.31
香港台中城市交流論壇今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