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心室循環三階段開心手術造生機
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8.03.12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小兒心臟科主任張正成表示,先天心臟「單一心室循環」的病嬰常常出現發紺、缺氧、心臟衰竭、生長不良等症狀,接受「三階段的開心手術治療」,可為這些複雜性心臟病童再造生機。
張正成說:胎兒在形成心臟的過程中出了差錯,只形成左心室或只形成右心室,心臟只剩一邊功能的「單一心室循環」時,臨床上處理起來很棘手,家長必須有耐心,與小兒心臟科及心臟外科醫師密切合作,接受「三階段的開心手術治療」,才能把病童錯亂的血液循環系統再調整為涇渭分明的體循環系統及肺循環系統。
所謂「三階段的開心手術治療」是指:第一階段的「比堤引流管」手術,常常在病嬰出生幾週內就實施。其目的是增加病童的肺部血流量,以改善其發紺及缺氧的現象。
第二階段的手術稱為「葛蘭氏引流管手術」,常在病嬰六個月大時實施,目的是把上半身流回來的藍色減氧血改道,不進入心臟,直接引到肺臟裏面去汲取氧氣,完成了半套的正常血液循環系統。
最後,在病童成長到四歲左右,如果其心臟及血管的條件合適,便可以進行第三階段的「芳糖氏手術」,進行完全的的矯正,把下半身流回來的藍色減氧血直接引入肺部循環裏,便大功告成了。
這個「比堤->葛蘭->芳糖」的三階段開心手術雖然耗時費事,但一方面可解決病童的缺氧,一方面也減輕其心臟過度負荷的心衰竭現象,為這些複雜性心臟病童再造生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先天性心臟病團隊,自從民國八十七年開始治療這些「單一心室循環」的病童以來,已經完成11例第二階段「葛蘭」手術及4例第三階段「芳糖」手術。
這些病童及家長們於三月一日一同回來醫院所舉辦的先天性心臟病病友會,彼此鼓舞打氣,並與照顧過他們的醫護人員交換意見,學習新知。
張正成說,在這些已完成第三階段「芳糖」手術的病童中,以寶妹的心血管畸型最為複雜。因為寶妹是屬於一種較少見的「無脾症候群」,不但沒有脾臟,而且心臟裡面有一系列的畸形,包括:單一心房、單一心室、完全型心內墊膜缺陷、右心室雙出口,以及肺動脈瓣膜完全閉鎖等異常。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8.18
台中巾女童捐髮幫助癌症患者2012.05.16
霧峰樂美社區自來水重鋪柏油遭剝兩次皮2018.01.03
登山客未攜定位及通訊設備中市開出首張罰單2011.04.04
好牧人全人關顧協會 舉辦宣導活動暨園遊會2013.06.06
議員關心資源回收問題2014.12.06
台灣血管外科學會光田綜合醫院登場2012.01.01
台中谷關跨年high翻天2015.06.13
中市孔廟舉行第三場祈福許願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