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艦用戰鬥指管系統 首次亮相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6.09.16
軍艦戰情室向來為一艘軍艦的腦與心臟,管控了眼睛、耳朵、嘴,甚至是出拳防禦。過去受限於造艦能量,海軍對外接艦皆採「原汁原味」,不過,自1990年代開啟的接艦高潮後,近二十年來,戰鬥指管系統逐漸面臨需要升級的關鍵時刻。
從海軍迎來新一代艦的接艦高潮,乃至接續投入以作戰為主的錦江級飛彈巡邏艦,開啟中科院研製艦船戰鬥系統的大門。本次高雄海事展,中科院展示早期的「訊聯」艦用戰鬥系統設計的整體規劃,及後續微型化、模組化的「人機介面」操控台硬體設計。
其特色包括:以開放式指管系統為核心,依各項作戰任務之不同,結合特定武器、偵蒐裝備與通信設備,即可組成作戰艦艇所需的戰鬥系統。開放式指管系統作為管制決策中心,整合偵蒐力與打擊力,成為完整的攻擊暨防禦作戰載台,再加上整合資電作戰架構下的資料庫,已然成為國軍聯合作戰架構下,海軍現役作戰艦或未來新一代艦船運用「迅安」指管軟體,掌握戰場綜合即情,執行聯合作戰的必然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中科院發展中的「訊聯」艦用戰鬥指管系統,在武器整合部分,現階段已完成「雄二」反艦飛彈、「雄三」反艦飛彈的整合,在偵測整合部分,已完成自製之「平空射控雷達」訊號整合,並針對過去「迅安」聯合作戰指管系統所提供之「戰場共同圖像」,因目標資料超過原戰鬥指管系統處理能力的限制因素,進行軟體升級。
未來,也將納入空軍現役「天劍二型」所研改之艦用版的「海劍二型」防空飛彈,與美方商議技術移轉的垂直發射系統(MK-41),並將擴及無人載具,以及未來各項有意採購但尚未獲得的武器,都將會納入戰鬥指管系統的整合中。
也由於「訊聯」戰鬥指管系統採開放性架構,因此可適用於海軍第一線的主力作戰艦戰鬥系統的升級。儘管「訊聯」戰鬥指管系統的整合尚未完成。
不過,有鑒於國軍目前各型主戰艦艇逐步面臨升級需要,特別是康定級巡防艦使用法製Tavitac 2000戰鬥系統,礙於國際環境變化,戰系難以升級,或許在國造版神盾艦誕生前,國人將有機會在康定級巡防艦上看到國防自主研製成果。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03.22
寶瓶星號夢幻之旅高雄亮麗登場2017.10.30
壽山動物園萬聖節超好玩 遊客搞怪鸚鵡搗蛋2013.11.06
高雄港埠旅運中心11/9動土2018.08.02
高捷達麗米樂商場開發案今簽約2012.11.04
折翼天使庇護工場展創意推銷MIT2011.09.26
高雄藍色公路蚵子寮漁港及小琉球夯2019.11.02
前鎮區「明義公共停車場」已新建完工開放停車 請民眾多加利用2024.03.25
疫情解封 日本旅遊「江之島」最受年輕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