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歲老茄苳 逐漸遭人遺忘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中興新村報導
2016.09.02
原本被外來遊客,每遊必賞的中興新村老茄苳,最近幾乎失去了人氣;生存在中興新村環山路上的那棵300歲的老樹,已無熱絡身影,逐日被人遺忘。
環山路上的那棵「百年老茄苳」,曾是前台灣省主席林政則花費心力,透過民眾票選而出的「中興八景」中的一處景點;所以林政則政府,八景出爐後,即大力推薦,讓中興新村因「八景」而多了許多人潮。
但,政府轉換,領政台灣省政府的林政則,換上了許璋瑤;中興八景似已非省府「熱推」的重點,甚至今年被稱為中興最亮眼名景─荷花池,也未有政府出面推動,亮眼荷花只好寂寞地「自開自賞」了。
提起「中興八景」,最特殊的應該是「300歲茄苳」。這棵存活於環山路邊的老樹,外表看起來仍不起眼,但仔細向前欣賞,則樹幹上所呈現的「歲月痕跡」,卻足以讓人出現沉思,並羨慕它能夠耀眼地,存活了300多年。
其實,茄苳樹在台灣,原本就是極為常見的「行道樹種」。但,超過300年的茄苳樹可就不多見了。
而,位於中興新村環山路,南投醫院中興院區對面的「老茄苳」,就以歲數高達350歲,最被談論;甚至被譽為「中興第一樹」。
這棵老茄苳,曾為許多建設中興新村當時的「先輩」,提供了「遮蔭乘涼」,因此當台灣省政府為中興新村票選「八景」時,老茄苳即被民眾關注,選入了八景的行列。
據坊間傳述,1955年(民國44年)間,當時國民黨政府派第一任台灣省主席嚴家淦,帶著當時的省府秘書長謝東閔,前進中部,規劃台灣省政府,由北南遷至中部時,嚴家淦等人勘查至中興新村就在這棵「老茄苳」樹下,討論整個疏遷方案,最後就選定了「中興新村」為台灣省政府的所在地。
歲月荏苒,台灣省政府遷建中興新村,迄今已有60多年,也就是說:這棵老茄苳又多活了60多歲,所以中興新村60年來的變革,老茄苳應該是歷歷在目,它看清了中興新村的盛與哀。
另外,在300歲老茄苳樹的對面,建有一座土地公廟「紫晶宮」;由於在傳說中,被指曾有「金鴨母」在宮廟地帶出現,因而庇護了地方,因此香火鼎盛。
傳奇的是,紫晶宮邊也長有一棵老茄苳;據了解,這棵老茄苳,歲數也過百,且是一棵「母樹」,因此中興新村擁有雌雄老茄苳坐殿,世局再如何變化,中興新村應該都不會消失的。
圖說:被譽為「中興第一樹」的300歲老茄苳,迄今挺立在中興新村環山路上,成為中興八景中的「亮眼景點」。(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11.03
明潭電廠為提升發電效率實施放養魚苗2008.11.28
地價評議委員會今展開2011.03.14
鐵路舊式運材平台車變為表演舞台2016.08.04
黑熊現蹤跡 玉管處:冷靜離開2013.12.21
102年度青山冬茶比賽頒獎2008.04.01
佑民醫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醫療建教合作2012.07.10
集集火車好多節熱鬧登場2015.06.20
台灣粽王爭霸賽決賽牛耳藝術渡假村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