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是生長痛 小心是骨肉瘤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南投報導
2016.07.26
南投醫院小兒血腫科醫師王富民表示,惡性骨肉瘤,是最常見的兒童骨癌,約佔兒童骨癌的一半,且骨肉瘤導致的疼痛,常被誤以為是生長痛而忽略,家長應多加留意。
王富民說,之前一名就讀國中的少年,因為發生車禍,右肩受傷,起初以為只是簡單的筋骨傷,但傷勢日漸嚴重,右肩不斷腫大,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竟然罹患惡性骨肉瘤。
根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的統計,惡性骨肉瘤的發生率,在兒童癌症中約佔5%,平均最易發病年齡為14歲。惡性骨肉瘤會出現在任何骨骼的部位。
王富民指出,骨癌是一種由骨骼系統長出的惡性腫瘤,骨癌有不同的種類,其中最常見的原發性骨癌為骨肉瘤,它會侵犯鄰近的組織及器官,也可能會轉移至遠處的其他器官,如肺臟。
但,目前骨癌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而骨癌常見之症狀包括:一、持續性的局部疼痛。二、局部出現迅速生長的惡性腫塊。三、發生病理性骨折(運動或工作時,在輕微受力時便會導致骨折)。四、運動功能障礙,甚至無法走路或爬樓梯。五、其他症狀,例如體重減輕、食慾不振或腰酸背痛等。
而現階段惡性骨肉瘤的治療目標,不但要治癒病童的疾病,使其存活下來,而且還需盡量保持病童肢體及外觀的完整,盡量減少截肢可能,治療方式大概可分成二種:根除性外科切除術加上密集的化學治療、新式輔助化學治療。但王富民說,若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骨癌並非僅截肢一途。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9.04.30
水里鄉採梅季9日登場2008.11.28
原住民族考試29日起舉行2009.02.12
農糧署:耕鋤措施延長至2月20日止2010.03.29
李朝卿主持春祭抗戰陣亡將士殉難官民公祭2009.03.12
玉管處辦瓦拉米玉溪人文生態旅遊活動2014.04.17
鬼娃株式會社劇團紀念二二八鉅獻2008.09.17
豐丘明隧道災變原民局協助受災家屬2023.04.11
「新龜兔賽跑」廉政戲劇走入校園 扎根廉潔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