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難舉起肩膀痛 醫師:小心旋轉肌肌腱斷裂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6.07.19
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復健科醫師張竣凱表示,該院收治一位六十五歲的張女,因跌倒造成右手肱骨骨折而開刀,但術後該名患者右肩膀無法上舉,甚至穿衣服及吃飯都明顯受到影響。經進一步的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當初車禍受傷的時候傷到的不僅僅是骨頭的部分,肩膀的旋轉肌肌腱也有斷裂的現象。所以又接受了第二次的手術治療,目前仍持續接受復健治療當中。
張竣凱說,若因旋轉肌肌腱斷裂手術後,有固定復健的時程,建議術後還是至醫院回診並接受專業復健師的指導復健,平均約至六週後,經醫師評估,才可逐漸自行在家復健,以避免用錯方法,而造成反效果。
張竣凱指出,在臨床上,病患因為外傷而造成肩膀疼痛的時候,往往最先考慮的會是骨頭是否有骨折的現象。而當骨頭部分被檢查出有問題的時候,就會忽略掉是否有其他部分受傷的可能性。
但根據國外的研究指出,大約有一成左右的肱骨頭骨折病患會合併有旋轉肌肌腱受傷的現象。而通常年紀越大或是骨頭骨折合併有位移現象的這兩類病患,也是統計上會有較高的機會出現肱骨骨折合併旋轉肌肌腱受傷的情況。
張竣凱表示,肌腱的功能就像一根繩索,可以幫忙懸吊物品,當肌肉收縮時(就像手出力拉繩索),透過肌腱(繩索)能帶動骨頭(被懸吊的物品)做出動作。
因此一旦肌腱斷裂就像繩子斷掉,即使再怎麼出力,也無法帶動骨頭活動。臨床上就會出現肩膀無力上舉的狀況。
而臨床上另一個容易會讓混淆的病就是所謂的「五十肩」。「五十肩」或稱「冷凍肩」,指的是肩膀關節囊發生沾黏的現象,因而導致肩膀關節活動度受限,這在許多因為骨折而需要固定一段時間不動的病患身上都會出現這樣的症狀。
活動度受限的特色是自己想將肩膀舉高或是別人將他的肩膀舉高兩者活動度受限的狀況會是差不多的。但在肌腱斷裂的病患身上,自己想將肩膀舉高的程度與別人將他的肩膀舉高程度相較之下會明顯比較差。
因此若是外傷後造成肩膀附近骨頭有斷裂的狀況,且經過一段時間復健治療之後若是復健狀況並不理想或是持續有肩膀疼痛無力的狀況,建議病患還是要至醫療院所接受進一步的評估與治療。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21.04.13
減稅有感 雲林縣電梯免房屋稅7月上路2021.04.28
斗南警善用流利英文 幫外籍民眾尋回皮夾2012.06.27
古坑東和國小特教班參觀東和派出所2009.03.15
雲林舉辦禪淨密三修法會2008.10.03
公共危險物品及可燃性高壓氣體設置標準2023.12.16
劉建國爭取全國第一部行動實驗室進駐斗六2009.04.25
「天府之國的明珠」四川省歌舞劇團2022.11.03
雲林地檢署偵辦首宗選舉賭盤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