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亂吃小心蕁麻疹找上門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6.06.22
一名一歲五個月的陳姓男童,跟著父母親到泰國餐廳吃晚餐,家長隨手拿了月亮蝦餅給孩子吃,睡覺前小朋友身上出現一兩處紅疹,媽媽以為是被蚊子叮咬,所以並沒有特別在意。
沒想到隔天身上開始陸續長出紅疹,連臉上也滿佈,男童變得比較燥動易哭鬧,讓家長非常擔心,趕緊帶孩子到童綜合醫院小兒科看診,經高佳慧醫師檢查後,確診小朋友長出紅疹是因為急性蕁麻疹所造成。
童綜合醫院小兒科高佳慧醫師表示,蕁麻疹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分為急性與慢性(發病持續六周以上),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可能誘發過免的各種因素,如食物包過食品添加物、藥物、感染、吸入物如空氣污染PM2.5、接觸物等,很難完全避免,所以過敏疾病在現代社會中才很容易發生。
蕁麻疹臨床表現主要會出現紅色或粉紅色、大小不等在皮膚上的突起疹,是因為當身體接觸到一種或多種過敏原時,造成皮膚、粘膜小血管急速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大部分也會伴隨著癢感,非常不舒服。
但若小血管急速擴張的部位不是出現在皮膚表層,而是發生在喉嚨氣管時,患者就可能會有胸悶、呼吸困難、休克等症狀,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
個案可能因為吃下了不新鮮蝦子所製成的蝦餅,或者本身對於蝦類過敏,但比較可以確定的是因為食物所誘發的;所幸症狀只是出現在皮膚,並沒有如呼吸困難等更嚴重的症狀發生。
醫師高佳慧呼籲,海鮮雖然是容易引發過敏食物之一,但卻擁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DHA、EPA等),所以不用刻意避免讓孩子食用,只要循序漸進調整副食品順序,並避免過度加工的食品,先給予魚肉等單純食物,之後再少量給予帶殼海鮮或貝類等複雜食物,觀察接受程度,並且一次只給一種食物,特別注意外食時,不要輕易給予嬰幼兒吃從未吃過的食物或菜餚,以避免誤食參雜有誘發孩子過敏的食物成分,或菜餚食材不新鮮而導致不適。
圖說:小孩身上長滿紅疹。(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0.12.23
台灣稻米產業注入新活力 新品種台農84號2018.03.28
高鐵贈票偏鄉學童提前歡度兒童節2014.02.14
故宮北溝舊址將進行文化資產審議2012.01.14
台中蘇嘉全隻身前往投票2016.03.21
市府:營養午餐補助與發展體育得追加預算2010.05.26
中藥調理妥瑞症獲改善2014.04.03
即日起營業及公共場所進行節能稽查2012.05.04
中國醫大校長黃榮村提倡與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