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2:00

霧峰香米採自然農法栽植稻穗結實纍纍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霧峰報導
2016.06.08
「五甲地」是台中霧峰區所生產特有的一種米的名稱,其完全不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採用自然農法栽植所生產的稻米。八日上午在霧峰五福里「五甲地」的生產地舉行「自然農法」栽培觀摩會,邀請上百位農友赴田間實地觀摩,當親眼目睹到粒粒黃金般的稻穗,結實纍纍,高興之情溢於言表。 由農業試驗所水稻專家賴明信與霧峰農會團隊,結合霧峰稻米產銷班第九班農友共同辦理自然農法的友善耕作稻米專區,由於栽培面積共有「五甲」地,因此稻米以「五甲地」來命名行銷。 賴明信所輔導的「五甲地」,生產方式係在同一耕作區內約五甲地的農民放棄收量、放棄農藥、放棄化肥甚至有機肥料,以回歸原始的耕作方式,使其發揮原有的潛能,友善對待土地的耕作稻米,今年是邁向第二年,也是最成功一年。 賴明信在觀摩會中指出;農友們長期種植水稻,過去過度依賴資材的觀念已經行不通,尤其面對全球氣候的詭譎善變,農友必需有應變的新思維。 他說,種稻要如同人類對身體的健康管理方式來維護管理稻米。總之「自然農法」兼具「健康管理」方式,雙管齊下,證實有效,值得採行。 賴明信說,為預防不可抗拒的病蟲害,建議採用含有自然成份的中藥「肉桂」來增強水稻免疫力。 霧峰區農會理事長魏敏昭表示,霧峰生產香米品質品質優越,不僅行銷全省,近來在飛機上也能吃得到霧峰香米做成的餐點。 他說,霧峰實施自然農法栽植稻米,注重健康觀念,讓消費者購得放心,食的安心,他希望這種有益健康的自然農法栽植稻米,從霧峰作為起點,將來能夠普及擴大至全省。 霧峰農會推廣部主任詹志雲表示,今年實施自然農法栽植極為成功,增強農友信心,計畫明年起擴大栽培面積。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