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部位骨折二次新型長骨釘助新生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6.06.06
一名六十七歲吳姓男患者,因為二十多歲一場車禍導致右大腿骨折,因害怕手術未開刀,但卻出現走路一跛一跛的狀況,尋求當時醫師協助卻無法獲得改善,患者就只能屈就無法正常行走的生活。
隨著年紀增長,行走越來越不便,最近因為不良於行而跌倒,造成右大腿再次骨折,經童綜合醫院骨科部醫師鄭宇傑看診,並進行檢查後,確診患者是右側股骨轉子下骨折,只能進行開放性復位內固定手術,從骨髓腔內置入骨釘。
因為骨折位置在轉子下舊傷位置,骨頭因長年變形不正而導致手術困難,使傳統骨釘因為只有十七公分固定不牢固,所以選擇二十五公分長的新型鈦合金骨釘來進行手術,手術過程順利,住院一周即返家休養。
鄭宇傑表示,股骨又叫大腿骨,是人體中最長並強壯的骨頭,而股骨轉子下是指自股骨小轉子至股骨幹中段與近端交界處,即骨髓腔最狹窄處之間,通常需要外力重擊才會造成骨折。
但因患者受傷位置是原有的舊傷處,骨頭原本就不正,因此跌倒後才會造成骨折情形,因此需再經由手術來固定。
鄭宇傑指出,骨釘是最常用來治療骨折的內固定物,但因為個案的患部變形且骨質不穩定,因此傳統骨釘長度過短,無法完整復位進行固定,因此使用新型骨釘不僅可以穩固地讓骨折位置復原,還可以避免出現有穿透骨頭的風險。
鄭宇傑呼籲,治療骨折以儘早治療與儘早活動為原則,以避免因行動不便導致臥床過久或沒活動而引發併發症(如褥瘡、肺炎、感染等);而預防骨折或減少骨折傷害的方法,還是以適當運動、攝取足夠鈣質等來避免骨質疏鬆,並強化骨骼強度,另外隨著年紀越大更要注意居家安全,小心防範跌倒的發生。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8.12.19
霧峰警友辦事處關懷瑪利亞基金會2011.03.20
中市藝文中心辦創意神明衣刺繡文化特展2013.02.26
濃霧影響台中航空站飛機起降2009.02.23
民眾見義勇為協警偵破搶奪案件2017.11.01
中市第五處社會住宅落腳東區2011.10.03
全國最大芋頭果雕將於國宴中展出2017.07.05
中市閱讀起步走啟動2014.12.02
使用燃氣熱水器應保持通風以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