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03:45

助弱勢 佑民左瑞龍醫師稱頌杏林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草屯報導
2016.05.18
草屯佑民醫院骨科醫師左瑞龍,替病患開刀治骨折,非但擔保陌生急症者家屬必須先支付的「自費器材費」,同時還赴病患住處「往診」替病患拆線;,善舉讓人感動,善心也稱頌杏林。 據了解,在現代社會的「杏林」中,諸如左瑞龍醫師的善舉與愛心,已很難見到;這位家住台中,但每天都會前往「佑民」診治病患的骨科大夫,早已讓病患傳頌,甚至在醫術上的表現,也讓各界鼓掌稱頌。 左瑞龍,一位個性靦腆的「醫界骨科高手」。他至佑民醫院任職迄今已有十年的歲月;在此之前,他是台中榮總的骨科醫師;之後,下鄉到花蓮的門諾醫院,奉獻後山,左瑞龍是十足的「善心醫師」。 提起左瑞龍的善心,其實在台灣早期農業年代的許多醫生皆有;而當時善心醫師一接獲村落或更遠處有人急症上身,都會拎起「醫務包」,踩著腳踏車「急急如律令」的趕往病患家中「往診」;甚至發現病患家中貧窮,非但不收醫藥費,還會自掏腰包予以濟助,所以早期台灣的杏林,可說是高規格評價「先生」的。★註:台灣早期稱「醫生」為「先生」,其夫人就稱「先生娘」。 左瑞龍最近一次的被病患家屬,播頌的「高評價」,就在今年的四月十日。一位住草屯的辜姓人家,兒子不小心從樓上摔下,非但脊髓骨骼折裂,同時手腳都受傷。 經送至佑民醫院骨科急診,當時負責治療的骨科醫師,即是左瑞龍。由於那位年輕但摔到骨折的病人,也患有精神躁鬱病疾,左瑞龍在開刀診治前,即先行評估:並與病患家屬溝通治療方式。 經家屬同意,立即採「打骨水泥」方式,進行較不疼痛的方法給辜姓病患治療;只是,佑民醫院內規有訂:凡有自費求診者,其器材費用須先付「一半費用」,而四月十日當天,恰好是週日金融單位未開門,且時間已晚,所以辜姓病患家屬請求掛號處給予通融,待週一領到錢再補付。 然,佑民掛號處並未同意;最後左瑞龍醫師出面,並以「病患」優先,替陌生的病患「作保」,隨即進行開刀手術,降低病患與其家屬的「痛苦」。 左瑞龍的「善舉」,受到病患家屬的感動,一路讚譽與致謝。辜姓病患經開刀後,隨即減輕疼痛,並在四月十日的深夜自行要求,出院返家。 經過了七天。辜姓病患狀況接近痊癒,但得進行「手術後」拆線,其家屬因兒子的「另一病症」,懇求左瑞龍能前往病患家中「往診」;左瑞龍在取得院方同意後,即赴陌生的辜家,隨後順利完成拆線,病患家屬在感激之餘,送給左瑞龍一顆鳳梨,進而對左瑞龍的「往診」不收分文,逢人讚揚,讓杏林再出現早期的愛心光熱。 其實,骨骼出現的「相關疾病」,並非少少。左瑞龍說,凡骨骼出現疼痛,或者不適,不論年紀多少,皆得找醫師診治,切勿只找偏方;尤其老輩在坊間的藥商廣告下,到處購買「骨骼藥」食用,這是相當危險的;因為,老輩一旦骨頭出現不適,往往會朝「骨質疏鬆」去想像,多人還不求醫而自購「鈣片」服用。 左瑞龍說,骨質疏鬆是得透過儀器,由醫師檢驗而得知的;甚至服用「鈣片」也得視程度給處方;否則一旦量超標,則骨質未癒而造成「結石」,那才真的划不來呢。 圖說:草屯佑民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左瑞龍,其善舉經常被許多病患感動,是一位杏林中耀眼的良醫。(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攝)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