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設截流箱涵改善甲后路週邊易淹水問題
台灣新聞網記者陳羿翔/台中報導
2016.05.14
為改善大甲區民生地下道易淹水問題,台中市政府去年底新設完成總長八百七十八公尺截流箱涵,可將地下道東側坡面的地表水量,攔截至后里大排。
市長林佳龍表示,大雨來時約三分之二地表水在上游就由截流箱涵分流,大幅降低甲后路週邊地區颱風豪雨可能造成的易淹水問題,市府也會加強河川綜合整治,打造更多親水環境。
汛期將屆,林佳龍於十四日前往大甲區視察甲后路周邊排水改善工程,聽取水利局長周廷彰簡報,並實際操作俗稱「忍者龜」的地下道檢測機器人,查看截流箱涵內的排水情況。市議員吳敏濟、李榮鴻、林素真、大甲區長劉來旺以及多位里長也到場關心
由於大甲區民生路地下道一帶位於山地與平地交界處,地勢東高西低,鄰近地區因都市開發後,下大雨後地表逕流水量增加,既有排水系統無法負荷,導致水量順著甲后路流向位置最低的民生路地下道,造成淹水情形,嚴重威脅用路人安全,一0三年五月十五日的豪大雨淹水,更造成一名婦人死亡。
林佳龍表示,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要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明天大甲民生地下道淹水事件將滿兩週年,為防止再度發生類似令人痛心的事件,他上任後立即指示水利局研議改善方式,去年先建置民生地下道的預警措施與入口截水溝工程,再以工程經費四千萬元,新建截流箱涵從致用高中前沿著水源路452巷61弄、開元路施作,總長八百七十八公尺,大約可截流上游四十頃的逕流水量至后里大排,整體改善週邊易淹水的問題。
「從做好治水開始,打造台中成為親水的水岸花都」。林佳龍表示,台中是美麗的河岸城市,將配合二0一八花博,加強河川整治工作,市府自去年起已完成三十八處易淹水點改善,增加四十七萬噸滯洪量、興建九公里長雨水下水道、二座抽水站及增購四十九台大小型抽水機等強化整體防洪能量,今年也預計完成一百一十七公里排水系統維護,而汛期將至,他也呼籲市民要做好家戶的排水構清理工作,做好防汛準備。
周廷彰表示,去年四月工程開工後,施工期間曾遭遇台電特高壓、中華電信及瓦斯等管線牴觸、天候因素影響施工及甲后路交通衝擊等問題,一度造成工程進度落後,還好在管線單位配合、廠商增派工班與聘請義交協助指揮交通減緩衝擊下,如期於去年底已如期如質完工,可有效截流民生地下道東側坡面地表水,每秒可截流約八噸的地表水,相當於二十七部大型抽水機的排水量,截流率約67%,有效避免淹水災情再度發生。
周廷彰指出,一般雨水下水道以人員縱走方式,檢視內部清淤情形,因截流箱涵位於地底下,最小斷面狹小僅一公尺高,市府利用地下道機器人及TV檢視設備,透過即時回傳影像了解箱涵內部狀況,避免地下侷促空間通風不良及有毒氣體危害工作人員安全。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5.10.20
西屯廢棄物違法傾倒案移送地檢署2013.11.10
抗議群眾以各種方式宣洩情緒2014.04.20
徐中雄出席台中市鹿茸節2013.08.11
早安清水樂遊攝影展民眾感受清水之美2015.06.29
圖書站禁止放置廣告2017.09.18
全球極端氣候農損嚴重兩岸專家研討2012.05.11
仁愛醫院用科技打造最好母嬰親善關係2011.03.25
春雨少旱象起 水利署提前啟動應變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