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豚館定位為海洋生態館明年完工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6.05.12
位於梧棲觀光漁港旁的白海豚生態館,經市府檢討再定位為「海洋生態館」,以「大甲溪到濕地、濕地到海洋」的生態環境教育為主軸,整合高美濕地特殊地理景觀及豐富的海洋資源,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推廣生態保育觀念,今年四月已重新啟動興建工程,預計明年底完工,屆時將成為親子共遊的好去處,帶動海線整體發展。
台中市建設局在一0三年底陸續檢討多件爭議性建設的營運管理及可行性,並重新規劃整合,「白海豚生態館興建工程」就是其中一項,因為白海豚屬保育類動物,當初該館興建時就引發各界質疑,擔憂一個沒有活體展示的海豚館恐淪為「蚊子館」。
因此,市府建設局要求承包商在完成基礎階段工程後暫停施工,並召開多次定位會議,決議以「大甲溪到濕地、濕地到海洋」的生態環境教育為主軸,賦予海洋生態館新的生命;並以「海線雙星」計劃為藍圖,將海洋生態館串聯高美濕地遊客中心、遊艇碼頭旅客服務需求及梧棲漁港,帶動海線繁榮發展。
建設局長黃玉霖表示,市府以後續營運管理及參觀民眾客群為評估標準,透過多次會議,由內到外徹底檢視海洋生態館的未來定位,將以象徵台中港的大甲溪基石,設計海洋生態館建築物的外觀。
室內入口大廳部份,水深九尺、蓄水量七百公噸的大洋缸將展示主題生物「水母」,搭配濱海地區的水生動植物、大型景觀餐廳及屋頂咖啡座,另外考量白海豚的保(復)育知識資料珍貴,建設局也規劃將其納入該館分區展示及宣導,以達生態環境教育目的。
黃玉霖指出,經重新規劃後,場館面積將由原規劃的六千六百平方公尺,擴大為一萬二千平方公尺。目前已完成變更設計議定程序,並在今年四月二十日依新的規劃方案重新啟動興建工程,預計於明年底完工。
未來館內有全台灣種類最豐富的「水母水族館」,可望成為親子共遊的好去處,帶動海線整體發展。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5.04
台中脊髓損傷者分享努力的心路歷程2009.11.17
龍船埤整治工程有瑕疵今附近居民前往抗議2015.11.05
營養午餐加碼與延長校園開放持續推動2008.12.18
水利署推展水資源多元化發展政策2016.11.29
性愛頭痛換姿勢還痛原來是腦血管痙攣2011.01.19
科博館植物園推出《2011鬱金香特展》2012.05.03
台中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無障礙步道啟用2009.01.16
搶消費券市場中華電信推出iPhone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