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媽祖繞境小心水泡來擾局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6.04.07
一年一度的宗教盛事「大甲媽祖繞境進香」從四月八日晚間起駕,進行為期九天八夜的活動,童綜合醫院也將派醫療救護車與醫護人員隨行,協助照護跟隨媽祖腳步的信徒。
幾乎每年都會隨行的童綜合醫院中級緊急救護技術員白圓宏表示,跟隨媽祖繞境近十年來,民眾最常發生腳長水泡的狀況。
而有些老人家會使用偏方來治療水泡,如將針穿線後再穿過水泡,然後留下兩邊一點點短線,利用引流方式將水泡的水延著線流出來,還有要長水泡前,在紅腫患部貼上藥布等。
這些偏方療法常常導致民眾因為細菌感染而求助,而最讓醫護人員頭痛的是使用傳統藥布內的草藥膏佈滿整個傷口,而讓醫護人員清理時非常困難。
童綜合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陳世宜表示,水泡是由於摩擦或者灼傷,而在人體皮膚表面形成充滿液體的突起液囊,因為繞境需要長途步行,所以在長時間腳與鞋子接觸摩擦下,容易長出水泡,當水泡面積比較小且沒有開放性傷口時,通常不用特別護理就能自行痊癒,但不要自行弄破表皮,避免患部受感染,有時可貼藥水膠布遮蓋水泡進行保護。
如果水泡體積過大、患部因感染而發紅或發熱、患部有膿狀液體流出時,就應立即求助專業的醫護人員,以避免讓症狀更加嚴重或出現其他感染問題(如皮膚潰爛、蜂窩性組織炎、細胞壞死等)。
另外罹患糖尿病、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的民眾,無論水泡大小,都應交由專業醫護人員來進行患部治療處置。
陳世宜呼籲,預防水泡發生的方法有穿著合適好走的鞋子、不要穿新鞋、走路時穿著兩雙襪子(減少摩擦)、攜帶足夠的襪子進行替換(保持乾爽)、鞋內置放防滑內墊(減少滑動摩擦)、腳上塗上一層薄薄的凡士林、在經常起水泡的部位貼上膠布等,只要做好萬全準備,跟隨媽祖繞境就可以是一趟有益身心的健走活動,全程不缺席又能感受難得的宗教盛事。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3.14
台中社區消防種子計畫正式啟動2014.04.09
逢甲大學研發軟造快速成型法3D列印技術2008.11.05
皮下埋入注射器 僵硬肢體鬆放2009.05.03
家扶基金會舉辦全國自強母親表揚大會2013.11.12
中市公佈十大易肇事路口2018.05.10
柬埔寨醫護來台交流回國守護母嬰2009.10.08
陳純貞油畫展即日起展出2014.09.19
幸發亭蜜豆冰旗艦店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