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壺傳情─林煙朝創作展
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8.07.17
將南屯百年廢棄不用的土角,及大肚山的紅土結合,噴上燒金紙的灰,在茶壺創作中融入琉璃、竹編創作出的「平安壺」到底有多特別,即日起至7月30日在台中市文化中心文物陳列室(一)展出【獅壺傳情─林煙朝創作展】,就可以得到答案。
從小居住於貧脊的大肚山上的林煙朝表示,由於生活上的困苦,於國中畢業即當印刷製版學徒,因而練就「吃苦當吃補」的毅力。於陸戰隊退伍後白手起家,選擇開創自己未來的路。待事業較穩定後,時常參與各大社團、慈善會及公益活動,甚感應酬時間過多,因此決意追求較簡單的生活。
林煙朝表示:從小就熱中於觀賞民俗藝陣表演,國中亦曾自製獅頭參加工藝比賽;現在,因喜愛收藏茶壺,進而接觸、製作,一心栽入探研茶壺技法的世界。在學習拉坯後,除了夫妻間有了共同的話題及努力目標,也可以陪伴孩子在路途上相偕成長,更可以致力推廣愛心義賣,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有鑑於一般陶土皆為現成,在抒發情感上較無新意,便獨創利用南屯廢棄土角厝的土角,自製成陶土,經1240度高溫窯燒成古樸暗紅色,呈現古典色澤的獨特美感;再經妻子巧手細膩雕刻,如:麻尹、古厝,為別具地方特色之藝術創作,又稱為「南屯燒」。
「師法自然」亦是林煙朝秉持一貫的創作精神。暨「南屯燒」後,又開創「大肚紅」系列。選擇大肚山紅土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己對土地及故鄉的情感。此外,更連結中國傳統習俗,在壺上以燒金紙灰噴出金點,襯托出茶壺溫潤與質樸之感,故取名為─平安福(音同「平安壺」)。由於使用神明加持過的香灰作為素材,象徵在泡茶喝茶中知福惜福,再造福!
廢棄不用的土角,在百年後再度閃耀人文光采;「南屯燒」,在創作中注入我對土地的熱情;「大肚紅」,充分展現自己對傳統習俗及故鄉的眷戀。吾常言:「生命中有很多機會,一個人必須有一分勇敢,加上九分自我創意,才能成就十分的光明。」此外,他也投入獅頭創作,除了純手工與特殊造型,更將原本二尺二寸縮小為八寸六分,成為更精緻的壁掛藝術。俗話說:「厝內掛獅,賺錢無人知」,除了傳承,更將傳統藝術之美推向另一新思維。
今年初,林煙朝抱著隨緣的心情送件比賽,意外的在「2008第一屆台灣金壺獎陶藝設計競賽」中雙雙獲得入選,這樣的榮譽,除了肯定我在創作上的理念與努力,更成為我持續創作的新動力。
圖說:林煙朝與他創作的「平安壺」。【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06.11
胡志強:BRT優先號誌系統錯誤不能容忍2008.03.18
公益彩券提供道路清掃街友重新站起來2017.01.18
中市抽驗校園團膳五件不合格2009.11.15
臺中縣立屯區藝文中心開館營運2013.04.09
臺中中正運動中心6月動工預計105年完工2017.01.18
望高寮廢棄物清除檢警環平台查緝啟動2013.06.28
男子在不動產年會抗議台中土地重劃不公2015.01.27
中市85項行政流程簡化更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