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加工區廠商多元化營運轉型成功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綜合報導
2016.02.15
經濟部加工處臺中園區104年營業額計新臺幣547億元,目前營運家數為41家廠商,其中28家為光學與電子相關產業,屬高度光電產業群聚區,104年1至12月光電產業合計營業額達新臺幣450億元,占總營業額83%。
台中分處表示,104年電子零組件產業因面板價跌量縮,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業因手持行動裝置受國際競爭激烈而減產,惟區內多家光學與面板廠商近年來積極轉型,以因應景氣不振的影響,其中以光聯和佳凌公司最為成功。
其中,光聯科技自民國79年成立至今已26年,以生產液晶顯示器面板、液晶顯示器模組以及電阻/電容式觸控面板為主,在臺中潭子加工區設有四座廠房,於華南惠州地區設有廠房,同時於香港設有分公司,並於丹麥設立光聯科技歐洲技術支援中心。全球共有20多個海外經銷商,光聯科技的員工總數超過700人。
光聯公司在副董事長兼總經理葉秋芳代領下,大刀闊斧的整頓改革,除了改變公司文化,廢除積弊、開源節流,也大力推展調整公司的業務型態;在產品方面,由純面板製造提升至面板與觸控整合;淡出利潤較低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如電子書、手機應用),發展利基型應用產品,如車載、工控、特殊家用商品(如食物調理機)等。近2年的整頓經營,終於開出美麗的花朵。
104年光聯於臺中園區營業額為新臺幣26.6億元,與去年同期比較成長34.6%,集團營業額更是獲利在望,走出連虧16年陰霾,繳出漂亮成績單。
另,佳凌科技自民國91年成立至今已14年,經營團隊皆長期服務於日系光學大廠,擁有豐富的技術與經驗,佳凌科技秉持根留臺灣的理念,目前生產基地分佈於臺中潭子與嘉義大林,員工總數約1100人。
佳凌初期以供應單眼相機鏡頭起家,以往相機產品比重佔九成,近年來隨著相機市場不斷萎縮,公司逐漸轉型往車用、視訊、安控、穿戴、醫療以及未來智慧製造、物聯應用等新興高附加價值產品發展,相機產品比重已逐年下降。
車用鏡頭領域目前在業界已建立起質優物美的口碑,除台灣及日本一線車廠外,也透過供應鏈出貨歐美及大陸車廠,主要供應倒車影像、環車影像、行車記錄器及抬頭顯示器等;另外其他的視訊、安控、醫療生技等應用產品,也已陸續獲得國內外許多品牌大廠認證。
其中醫療用的微細內視鏡頭目前亦與客戶簽約認證1年,預期2年認證期滿即可大量投入醫療產業應用,預估可大幅提升產值。
此外,該公司自行研發生產的抬頭顯示器具有成像更遠的優勢,不影響駕駛人視線,保障行車安全,市場商機無限,非常受客戶的青睞,目前在智慧車聯網相關應用連結系統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104年佳凌公司營業額超過新臺幣14億元,其中95%以上集中在臺中潭子園區。公司表示,隨著新產品逐漸量產出貨,105年起除了固守既有客戶支持,也藉由在新市場的拓展與佈局,將帶動優異的營收與獲利表現。
公司的願景目標是在未來三年,除了要在營收規模挑戰倍增,也將全力在新產品領域營收比重拉升至70%以上,以建立公司產品優質價值形象,同時也降低傳統鏡頭應用市場持續疲弱的衝擊。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05.24
加工出口區4月進出口逆勢成長表現亮麗2020.06.23
產業攜手 金屬中心力推離岸風場運維服務在地化2024.08.26
左營慈福宮中元普渡祈祝平安 行善助眾生2012.06.22
台灣中油 端午送愛溫暖獨居老人2013.05.17
高雄福華端午粽飄香口味多選擇2019.02.25
自立陸橋108年2月28日施工封閉2020.08.07
高雄自動化工業展開幕 金屬中心發表研發成果2015.07.17
臨海新路停車場已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