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鏡氣球擴張手術解決氣管狹窄問題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6.02.03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陳永銘表示,54歲的陳先生因為咳嗽有血痰而至胸腔內科門診就醫,經檢查後發現為氣管內惡性鱗狀細胞癌第三期,因而接受同步化放療。
經過治療後雖治癒了癌症,卻發現呼吸有異音,為腫瘤治療後的疤痕組織造成氣管狹窄,因疤痕組織增生位在氣管中段,經胸腔內外科醫師共同會診後,施行手術不易且無法放置支氣管內支架,故施行支氣管鏡氣球擴張手術,經過數次治療後,陳先生呼吸困難的症狀也獲得大幅的改善。
內科部醫師陳崇裕表示、造成病患產生氣管狹窄的原因很多。發生氣管狹窄的病患除了有咳嗽外,常伴有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往往會危及生命,但經常被大多數的臨床醫師所低估,易被誤診為氣喘或氣管炎而延誤正確的診斷與治療。
輕度的氣管狹窄可以內科吸入性的藥物改善症狀,而嚴重的氣管狹窄傳統上需以外科手術方式切除,或以放置支氣管內支架的方式處理。
但外科手術的方式有麻醉的風險,而支氣管內支架的放置則需考慮到狹窄部位的高低而有困難度且易發生併發症,對於身體狀況不理想或年紀較大的患者均是一大挑戰。
支氣管鏡氣球擴張手術乃是藉由氣球擴張將氣管狹窄撐開之手術方法。經由支氣管鏡的技術,再伸入特殊設計的小球,利用灌水膨脹的力量,撐開被腫瘤阻塞的呼吸通道。
臨床上可應用於:1.氣管遭腫瘤壓迫而狹窄,而無立即出血危險者。2.接受放射線治療後,氣管纖維化而狹窄者。3.氣管內肺結核所導致纖維化而狹窄。4.其他原因所造成的氣管狹窄。
胸腔內科主任周建宏指出、支氣管鏡氣球擴張術的優點,在於可重覆使用,且較手術安全很多。經過數次的氣球擴張手術,可有效撐開氣管或主支氣管內狹窄的部位,使得患者呼吸困難的症狀得以紓緩。
擴張手術施行過程中僅有少量出血但多不嚴重,患者可免除接受全身麻醉的風險,在施行擴張手術後即可返家休息不需住院。大部分患者經過「氣球擴張術」治療後,經門診追蹤檢查,效果很好,改善大部份症狀。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11.22
特教親師生創意闖通關劍湖山登場2011.05.03
蘇治芬到溪洲國小擔任「一日媽媽」2021.02.19
斗六就業中心舉辦小小就服員職場探索 培養同理心及訓練獨立2009.07.28
蔬果應訂定農藥殘留安全容許量座談會2024.01.10
勞動部斗六中心結合廟口辦徵才 17場釋出超過500職缺2013.10.14
斗南警分局伙食便宜又健康2014.04.11
大甲媽遶境雲林樂活天使送愛2011.10.21
齊步到大橋、作伙來綠動 養護暨宣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