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環保局資源回收輔導團滿意度超過9成5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6.01.07
台中市環境保護局去年成立資源回收輔導團,委託弘光科技大學環境工程所及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十七位學生,利用晚上或例假日穿梭全市七十九處社區,輔導社區民眾及管理委員會正確分類回收觀念,已有八百零七人參與,滿意度達九成五以上,並有九成希望能繼續舉辦,市府今年將持續推動。
環保局長洪正中表示,去年環保局巡查社區、學校、機關團體辦理垃圾強制分類一千三百三十七處次,發現不合格的社區垃圾子車內,廢紙容器(如紙類免洗餐具、紙質手搖杯等)比例高達74.7%、廢塑膠容器占46.7%、保麗龍容器則占26.9%,顯示民眾對於廢紙容器的回收觀念仍有待加強。
因此,環保局成立資源回收輔導團,針對稽查不合格機關,主動聯繫輔導,希望藉由即問即答互動方式,加強民眾資源回收觀念。
輔導過程中,民眾得到許多專業知識,比如紙與紙容器紙漿纖維長短不同,紙容器使用紙質較好的長纖維,再利用價值高;而紙容器為了增加防水的特性,會在表面塗佈一層PE膠膜(約佔5%-7%)或浸蠟處理,因此回收再生過程碎漿時間較長,跟紙類分開回收可縮短再生製程。
除此之外,廢紙餐盒使用後須先進行廚餘回收,再用水簡易沖洗或衛生紙擦拭;飲料杯丟回收桶前,將吸管及膠膜拆除分離並清除內容物。以上動作,除了加速後續回收流程,也可提升回收人員工作環境品質,讓資源妥善回收循環使用。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2.10
議員李麗華痛批任意在公園內砍老樹2018.07.04
中市提產業再生發展中心設置自治條例2008.11.25
家扶推動兒童及少年權益保障法2018.12.19
EAOC拒絕調解東亞青運主辦權中市府不放棄爭取2018.10.02
明道李長晉取得國際地理奧林匹亞培訓資格2008.03.12
台灣影像部落播映免費「放牛班的春天」2015.06.20
沙鹿陸橋改建與通行路段實施實體分隔2015.06.13
早療兒捲起袖子揮汗掃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