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高及新生高架路廊通車港區交通將改善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5.12.28
「高雄港聯外高架道路計畫」A區段工程28日下午4時通車,進出高雄港第一、第二貨櫃中心車輛將改由高架道路通行,可望大幅改善港區道路交通。
為改善港區道路交通安全及提升港區物流運轉效率,由臺灣港務公司主辦、國工局代辦「高雄港聯外高架道路計畫」,總建設經費為88億元,該工程分為A、B兩區段辦理,A區段包括「中山高速公路延伸路廊(漁港高架道路)」及「商港區銜接路廊-新生高架道路北段」;B區段為「商港區銜接路廊-新生高架道路南段」。
其中A區段工程,自100年4月動工,歷經4年終於完工,於28日下午4時開放通車。通車後高雄港第一、第二貨櫃中心進出車輛將改由高架道路進出,分散平面市區與港區車流,可望大幅減少前鎮、小港地區平面道路客貨車混流衝突,進而改善港區周邊平面道路交通安全。
交通局指出,通車路段共設有漁港路及第二貨櫃中心二處交流道,終點則為高雄港58號碼頭管制站。A區段通車後,國道一號南下前往第二貨櫃中心及前鎮自貿區之車輛,可續行漁港高架道路銜接新生高架道路下第二貨櫃中心交流道;前往第一貨櫃中心與中島商港區(不含前鎮加工出口區)則由新生高架道路往北至末端終點58號碼頭管制站。
交通局特別提醒用路人,第二貨櫃中心交流道及58號碼頭管制站下匝道後將直通商港管制區,如非前往第一、第二貨櫃中心之車輛,應提前於國道一號高雄端(372K)或漁港路(373K)下交流道,避免駛入商港管制區。
國工局表示,B區段工程(新生高架道路南段)刻正戮力趲趕,預訂106年底通車,未來B區段(新生高架道路南段)完工通車後,便可藉由新設交流道前往旗津地區及高雄港第三~第五貨櫃中心。
高雄正致力於推動城市轉型,由重工業城市轉型成為宜居的海灣城市,是市府與市民共同的目標及願望,而臨近該工程的亞洲新灣區,更是高雄產業轉型的火車頭,新灣區內除了已完工的新圖書總館、高雄展覽館及正建設中的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旅運中心、環狀輕軌等指標性建設外,未來還包括205兵工廠加速遷建、前鎮河公民營石化儲槽的遷移及各項建設等,都希望尋求中央政府支持,共創多贏,朝城市轉型與國際接軌願景邁進。
「高雄港聯外高架道路計畫」全線採高架立體化型式建造,未來全線完工後,車輛可藉由高架道路快速往返前鎮、旗津及高雄港各貨櫃中心,將市區與港區車流分離,進而改善港區周邊平面道路交通安全,促進自由貿易及高雄國際港灣城市之發展。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6.04.29
母親節疏運高鐵推大學生5折優惠2024.04.16
台水公司七區處重視員工工安知能與高雄市政府勞動檢查處合辦教育訓練2023.05.12
中鋼公司舉辦「112年度小港區各國小六年級學生鋼鐵之旅」活動 參觀的小朋友收穫滿滿2013.01.20
票選十大經典魅力漁港雄民齊努力2013.11.11
中鋼榮獲環保署第22屆企業環保獎2022.11.03
「臺荷離岸風電人才培育合作計畫」首批種子師資結訓授證 離岸風電生力軍蓄勢待發2009.11.25
加工處高雄園區區內事業人員貿易研習會2008.11.11
短期就業聯合面試12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