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農業處籲民眾多注意維護保育類動物
記者李華庭/嘉義報導
2008.07.16
農業處綠化保育科長鄭永華指出,麻鷺Gorsachius goisagi容易與黑冠麻鷺Corsakius melanolophus混淆,相似度90%,兩者差別在黑冠麻鷺額、頭頂及冠羽為黑色,麻鷺則無,保育等級III應予保育,且很少見,而黑冠麻鷺為一般常見。
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保育等級II珍貴稀有,容易與泰國八哥(俗稱黃嘴或白尾)及家八哥(俗稱目鏡)混淆,相似度90%,兩者差別在台灣原生種八哥(白嘴),長年來逐漸遭人棄養生性兇悍的泰國八哥及家八哥等外來種趕往山區,或交配出新種類。
目前台灣野外最大的族群已是外來種的八哥,純種的台灣八哥已經很少,常見站在電線桿上的大都是泰國八哥,這就是隨便將外來種的動物野放的結果,呼籲民眾千萬別任意將外來種動物野放,讓台灣特有的種類生生不息!
山麻雀Passer rutilans保育等級I瀕臨絕種,容易與牠的近親麻雀Tree sparrow混淆,相似度90%,外型上,山麻雀的大小及顏色大致都和麻雀非常近似,最大的不同點在於雌、雄間體色的差異,山麻雀雄鳥外觀類似麻雀,但沒有像麻雀的黑色頰斑,且體色較偏紅棕色,與麻雀棕褐色的體色有別;而雌鳥則為全身灰褐色,除了有兩條淡黃色的眉班之外,在背部尚有一些淡黃色的縱紋。
山麻雀主要活動在山區,偶爾可在台灣中、低海拔山區的村落、果園或農墾地發現,他們的食物和麻雀相似,也是以植物種子、榖類和昆蟲為主,但在習性上,卻不喜歡過於嘈雜熱鬧的環境,平時都是單獨或僅僅成對活動,在入秋繁殖期結束後才會結為較大的群體一起覓食。
嘉義縣因丘陵地眾多,且山區有不少半開發地帶,是台灣本島山麻雀分布較多的地方之一,縣內的幾個山地鄉(梅山鄉、竹崎鄉、番路鄉、中埔鄉、大埔鄉、阿里山鄉)都有發現山麻雀的紀錄,比較密集的分布區域在梅山鄉太和到竹崎鄉石桌之間的169縣道路段(樟樹湖附近最為集中),及阿里山公路隙頂到石桌路段,另在曾文水庫也有一些族群的分布。
農業處籲請民眾多加注意,重新建立「環境倫理」,共同來維護這些驕客的生存空間。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9.01.08
新港鄉「寬綠牧場」經營規模逆勢成長2013.02.27
嘉縣慶祝婦女節女性免費搭公車2009.08.13
陳明文勘察竹崎鄉災情2012.02.11
嘉縣辦客家文化活動2010.10.20
嘉縣觀光旅遊局徵集菸草產業老照片2008.01.21
你知道嘉義縣民最關心那種環保問題?2008.01.29
連續冷氣團來襲,嚴防一氧化碳中毒2008.09.01
陳明文主持新卸任局長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