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6
Saturday
18:00

高市新型懸臂式候車亭受歡迎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5.12.26
為提升公共運輸服務品質,市府交通局積極改善公車候車環境,今年爭取並獲得中央補助經費,針對以往公車站腹地條件限制無法設置點位,創新設計小型候車設施,增設候車亭54座及單人式候車椅45座,舒適實用功能加上新穎外觀,獲得搭車民眾肯定。 交通局表示,因南部地區夏季氣候熾熱,搭車民眾常反映興建候車亭需要,惟公車站位設置候車亭以往需具備人行道至少寬3米、長5米用地,許多站位常因腹地受限無法設置。 交通局為提升候車環境品質,今年創新採懸臂式設計,針對空間限縮站點,以小型輕巧之鋼構支撐,可於人行道寬 2米 之空間設置,解決因人行道側溝或用地受限而無法設置候車亭之情形。 此外,針對因行人通行空間及店家營業與進出因素,而無法設置候車亭或雙人座椅公車站位,交通局今年也增設美觀之單人式候車椅,讓年長者候車減少日曬及枯站等車之苦。 交通局說,新建候車設施分佈於高雄地區各行政區,依民眾建議設置站位納入優先評估,除提供遮陽避雨、公車路線圖功能,懸臂式候車亭採無背板通透設計,依基地條件可採前懸或後懸方式提升建置彈性,且屋頂增設公車路線及站名標示,方便公車司機及乘客觀看。 同時配設照明設備,採用LED燈具以符合節能減碳潮流,另外單人式座椅亦採環保防熱材料椅面,採用兼具實用及美學之街道家俱設計,讓候車環境更因地制宜且符合民眾需要。 為構建良善之候車環境,交通局預計明年將持續建置至少50座候車亭,並增設70座候車椅,同時針對腹地條件受限之公車站位,持續因地制宜設置小型懸臂式候車亭,以提供搭車民眾優質候車設施。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