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2800萬改善清流部落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仁愛報導
2015.11.20
以生產「川中米」聞名的仁愛鄉清流部落,灌溉水圳與多條農路,因多次遭災而受損;甚至已嚴重影響農民生產,南投縣長林明溱向中央爭取2800萬元補助改善,已有結果。
據了解,仁愛鄉互助村的清流部落,素以生產川中米聞名,其灌溉均仰賴清流水圳;但其中最重要的一號水圳,遭到天災多次損壞;尤其在蘇迪勒颱風來襲,水路圳溝都受損嚴重,居民一直期待完善的水圳建設。
經過林明溱向上爭取,已先獲原住民族委員會應允補助1932萬元,其他須改善的工程,林明溱也都一併向上級爭取。
南投縣縣府表示,清流部落灌溉水圳多次損壞,經常影響到農民用水,當地居民在林明溱立委任內時便曾反映,而上任縣長後即相當重視,並責成原民局積極爭取。
林明溱說,除了成功爭取水圳復建,縣府也向原民會爭取清流部落水源頭取水復建工程131萬、原住民族部落特色道路計畫-清流道路改善工程208萬,同時由縣府預算支出鑿井工程70萬。
此外,縣府並提出農地重劃區,緊急農水路改善計畫,由農委會分別補助260萬、242萬針對部落農田重劃區內6條農路修復。
縣府說,在縣長積極爭取下,補助經費已有2800多萬元,這筆經費將全數投注在清流部落,修繕相關設施。
仁愛鄉的清流部落,是賽德克族重要的歷史文化重鎮,所以縣府也相當重視觀光潛質,除改善道路、水圳外,未來也將著手規劃餘生紀念館等觀光資源的整合與開發。
至於清流部落灌溉水圳,其主要引取北港溪水源,由於水質乾淨,使當地生產的川中米品質優良,價格高,是居民賴以為生的農作。
但,位於北港溪又按山坡上水圳及溪旁高架式引水溝渠,均損壞嚴重,災修復建工程將分為5大工區,陸續在崩損地點建設半重力式擋土牆、水圳棧橋及箱型石籠,減少坍崩。
圖說:仁愛鄉清流部落生產「川中米」聞名,但灌溉水圳遭災,影響生產,南投縣長林明溱帶領相關人員前往巡察。(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01.23
鹿谷131線仁愛路大灣段山塴恢復供水2012.01.05
集集警方查獲毒品控制盜伐珍稀林木集團2017.03.15
電擊精神病用五花大綁?投醫:是誤解2015.11.04
衛福部視察偏鄉感受缺醫村落2011.06.28
集集單車集遇記7月9日登場2011.10.23
日月潭號大金湖號 雙雙下水啟航2012.01.20
埔里高工寒冬送暖溫暖弱勢團體2011.08.19
科技公司志工與家扶兒共度科學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