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花生 投醫:小心黃麴毒素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南投報導
2015.11.17
最近食藥署抽查火鍋店拿來當醬料用的花生粉,驗出黃麴毒素超標,讓民眾心生恐慌。南投醫院營養師蔡玉思表示,民眾在選購花生時應留意,以避免攝食過多黃麴毒素,而危害到健康。
據了解,黃麴毒素(aflatoxin,簡稱AF),產生黃麴毒素的主要黴菌為黃黴菌Aspergillus flavus 及A. parasiticus 經常污染花生、玉米、米、麥及豆類等作物,而黃麴毒素的產生尚須仰賴適當的水分、溫度。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常年高溫多濕,極利黴菌的繁衍。
蔡玉思表示,花生營養豐富風味香醇,是許多食品的主要原料或配料,但花生在成長及原料處理保存階段,可能受到土壤及空氣中黃黴菌污染,進而含有微量黃麴毒素。若長期食用恐影響人體肝臟代謝。世界衛生組織已於1987年將黃麴毒素列管為一級致癌物,但尚未訂出摽準含量。
蔡玉思建議消費者,選購花生相關產品時,盡量選擇外觀正常、新鮮、包裝完整的,並且觀察外觀是否長黴,平時應儲存於通風乾燥處,若超過保存期限就不可食用,最重要的是要選購信譽良好之廠商,才能避免攝食過多的黃麴毒素。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9.02.03
南投縣府4日舉辦農民節表彰大會2024.08.05
結核病不用怕 遠離結核3步驟1篩2驗3治療2009.04.09
市售食米誤導農糧署:限期改善2012.06.22
竹山分局破獲以陳秋通為首之販毒竊盜集團2025.02.10
受天宫「擔米糕桃」 慶元宵黃西田將同歡2008.07.14
落實勤務連續查獲竊盜工地鋼鐵案2013.06.19
縣府辦理外籍配偶照顧輔導種子員研習班2010.12.21
縣府明年僱用員工管理竹山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