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加工區辦水資源產業迎向生產力研討會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屏東報導
2015.10.27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屏東分處與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共同舉辦之「水資源產業如何以價值鏈體系迎向生產力4.0之發展趨勢主題研討會」27日登場,廠商出席踴躍,討論熱烈。
研討會以「屏東加工出口區水處理設備產業群聚發展現況及展望」和「水資源產業與生產力4.0將如何建立鏈結」為兩大主軸,邀請到凡事康流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賴炎村總經理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黃怡詔教授進行分享,並邀請屏東地區屏東、內埔、屏南工業區及農科園區廠商共同與會,廠商出席踴躍,討論熱烈。
研討會中,凡事康公司指出,屏東加工區水處理設備廠商現已成功形成群聚並穩定且密切的合作與成長,然而多數廠商共同的問題是人力的短缺及學用的落差,造成企業經營上不小的隱憂。在科技發展下,生產力4.0將會是協助企業解決人力需求的重要關鍵,也是水處理設備產業群聚未來發展的目標。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屏東分處長沈龍志表示,臺灣產業目前面臨嚴峻的挑戰,根據統計,從今年起,臺灣的15歲~65歲的勞動人口,將每年減少18萬~25萬人,許多產業將面臨勞動人口老化及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臺灣已將生產力4.0列為國家產業發展的基本政策,身為台灣主力軍的中小企業該如何因應?水資源產業與生產力4.0如何建立鏈結?這些都是我國產業及屏東加工區水群聚廠商不得不去深入思考的問題。
因應廠商的疑惑,屏科大工管系教授黃怡詔在演講中提到,生產力4.0的主要發展就是要讓未來世界中智慧工廠的生產設備具有自我溝通的能力,希望建立一個以需求出發、智慧製造的智慧工廠,協助廠商具備更靈活、彈性的生產流程,快速因應不同客戶的產品需求。亦即透過M2M(Machine to Machine)的機器界面溝通,雲端儲存資料、大數據的管理應用,以達到智慧生產的最終目標。
另外,黃怡詔也就目前生產力4.0在國際上與我國的發展概況、在各產業面應用的實例及可能遭遇問題進行分享,同時鼓勵產業在因應生產力4.0的潮流時應透過掌握關鍵技術、鏈結各式團隊和技術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價值鏈,擴大結合產業界和學界能量,達成產業轉型,提昇競爭力,培育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創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規模。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0.06.30
籲請農民共同防治東方果實蠅2012.02.10
工人失足跌落地下一樓 消防運用吊車搶救2012.05.21
楊泰明愛文芒果「在欉黃」無懼催熟劑傳言2013.04.03
屏東土芒果產期可能提早結束2013.10.31
琉球、恆春打造區域深度旅遊2011.11.21
民眾遭詐騙集團詐騙 屏警成功攔截2011.08.11
屏東金鑽鳳梨採收至10月底2011.01.13
屏東路面回填不平機車騎士常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