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編列明年六億元推動路平專案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5.10.17
路不平是最大的民怨來源之一,台中市長林佳龍上任後,用更務實、徹底的方式,持續推動路平工程。建設局明年度編列六億元預算,將以「以人為本」、「提升品質」、「減少挖補」路平三大目標,落實執行「十大要領」施工步驟,希望打造優質行車環境。
目前路平專案已執行三億五千多萬元、改善八十二條道路,預計今年完成一百二十五公里道路,四年內達成五百公里路平目標。
建設局表示,長期以來路不平是台中市民最大的民怨,市府預計今年完成一百二十五公里道路改善,明年度一次編足路平預算六億元,希望四年內達成五百公里路平目標,此預算案將提送市議會審議,盼市議會支持。
建設局指出,市長林佳龍上任後,市府推行「以人為本」、「提升品質」、「減少挖補」路平三大目標,落實「十大要領」施工步驟,一次到位施作路平路段。
在「以人為本」的考量上,站在身障者及老幼婦孺民眾立場,規劃人行道無障礙措施,從無障礙斜坡道無縫接軌到行人穿越線,強化通行環境安全;並且在施工前先測量路面及高程設計,考量整體路段排水及孔蓋平整問題,落實人本設計。
此外,針對機車族最關心的人孔蓋平整問題,加強與管線單位協商,把過去一、二十年沒更換的老舊管線一次汰換後,施作孔蓋下地或與路面齊平作業;至於路平路段內的新建工程,也積極協調建商,事先預留水電管線位置,減少重複挖掘頻率。
建設局表示,考量機車族行車安全,除改善馬路與側邊、側溝高低落差問題外,也致力提升標線防滑能力,將抗滑係數(BPN)從45提升至65,避免因道路標線抗滑係數太低,導致機車族雨天打滑。
在路平施工品質控管上,建設局也嚴格把關,除了控管瀝青混凝土(AC)粒料品質外,並由專人駐場查驗,以遠端監控方式即時監看瀝青混凝土拌合場與舖築現場狀況,防止偷工減料;路平施作後,將路面靜置養護六小時或降至50℃以下,確定瀝青材料穩固後,才開放通車,避免鋪面強度未完全穩定下,因車輛行駛造成損壞。
建設局說,山、海、屯偏鄉地區部分路段已一、二十年未修補,建設局已規劃自十月下旬展開部分偏鄉地區路平工程,改善偏鄉道路環境,帶動地區交通及經濟發展,縮短城鄉差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9.21
台中孕婦喜獲龍鳳胎 卻植入性胎盤險喪命2010.04.24
中市家扶發展學園早療大樓落成2007.12.28
商業周刊將黃義交列為好立委2017.04.05
清明掃墓火警不斷早餐店為消防員打氣2018.01.26
男子擁槍毒且數度換住所仍就逮2016.01.01
衛生局抽驗投幣式加水站一件超標2011.12.05
台中婦人追清潔車摔傷清潔隊:立即改善2015.06.25
老農感謝警方助其尋回失竊電動代步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