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兒童藝術館轉型纖維工藝博物館
台灣新聞網記者陳羿翔/台中報導
2015.09.20
大里兒童藝術館目前僅開放一樓大廳供展覽使用,其他空間閒置未運用,十分可惜,台中市長林佳龍於二十日前往視察,認為兒藝館具有位置好、空間大的優點,將轉型為「纖維工藝博物館」,將納入葫蘆墩文化中心「編織工藝館」、文英館「台灣傳統版印特藏室」及漆藝工藝等,作為台中重要的地方文化館,並打造台中市第一座市立博物館,同時串聯鄰近運動中心等建設,成為屯區「珍珠項鍊上的閃亮珍珠」。
市長林佳龍由參事林輝堂、立委何欣純、市議員李天生、張芬郁、大里區長周崇琦以及地方里長等人陪同下,前往大里兒藝館視察,除聽取文化局簡報外,並與地方人士座談。
外觀為風車城堡造型的大里兒童藝術館,為地下一樓、地上四樓的建築,總樓地板面積有四千二百二十九坪,由於先前委外營運廠商績效不佳,且後來多次招商未果情況下,目前僅開放一樓大廳供展覽使用。
林佳龍表示,台中身為文化城,一定要有文化建設的構想規畫,已將明年文化局預算由今年的十億九千萬元增加到十四億九千萬元,增加四億元,其中即包含了兒藝館的轉型。
林佳龍說,為了屯區的文化建設形成聚落,市府盤點了既有的文化設施,而兒藝館擁有地點好、空間大的優點,但要有發展特色,不能成為閒置空間。現在像是「穿著衣服改衣服」,有很大的挑戰,市府一定會全力以赴。
林佳龍指出,市府將兒藝館轉型再定位為「纖維工藝博物館」,將納入葫蘆墩文化中心「編織工藝館」、文英館「台灣傳統版印特藏室」及漆藝工藝等台中重要地方文化館,打造台中市第一座市立博物館,具體整合編織工藝、版印工藝與綜合工藝,增加營運多元性,已編列第一期工程經費四千九百萬元,針對地下一樓至二樓進行調整修改,總經費所需一億五千萬元會分期推動。
林佳龍表示,兒藝館不僅位於交通四通八達、人口密集的黃金地帶,未來週邊也有大里國民運動中心、大里聯合辦公行政中心等建設,廊帶串連起來會發展成為大里的新核心。再者,兒藝館總樓地板面積有四千二百二十九坪可供使用,並可再針對週邊開放空間及停車位進行整體規劃運用。
目前身為纖維工藝博物館籌備處主任的參事林輝堂表示,未來博物館會朝文創性、典藏特色性、國際性等三個方向來發展,將保留原來一、二樓的部分空間做為兒童親子館,提供親子活動使用,預計一0八年可以正式營運,而纖維工藝博物館也會成為文化局管轄下的專責機構,以發揮潛能。
立委何欣純期盼,透過博物館專業人才與行銷,搭配纖維工藝手作增加在地互動,吸引在地學校、退休族群、工藝家、國際大師等匯集與此;另可與位於草屯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共同合作,不僅促成雙星合作,更創造多贏局面。
市議員李天生表示,將兒藝館轉型為纖維工藝博物館,需要有專業人才規畫,一定會在議會支持,以活絡地方發展;市議員張芬郁則提到,未來如果兒藝術轉型成功,再串連附近建設,一定會成為大里未來的新亮點。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3.14
明道滿分生棄台大錄取奧林匹亞儲備國手2009.10.26
贏在大學前 職訓局提供高中職就業練兵舞台2008.03.10
兒童局易主由移民署簡慧娟接任2009.08.05
中科管理局響應飢餓三十自辦營隊2015.02.18
航港局春節前加強載客船舶抽查2010.10.21
郭禹君完成豐原上河圖2017.01.19
勞檢稽查中龍鋼鐵發現七項缺失2012.01.06
台南市長賴清德為立委候選人郭俊銘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