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6:48

陳文茜在亞洲大學上了第一堂課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霧峰報導
2015.09.11
知名主持人陳文茜應聘為亞洲大學資訊傳播系教授,在亞洲大學上了第一堂課「愉悅學校」,她與大一新生、老師分享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Epicurus)倡導「愉悅學校」的快樂經驗,也開出自己的快樂「清單」,勉勵年輕學子,不用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不必用當下評價自己,因為人生有很多選擇。 她以逃到歐洲的非洲難民勉勵同學,台灣人活得很幸福,要有追求昇華的哲學,一輩子要快樂擁抱生命。 亞洲大學這幾天新生訓練,陳文茜在亞大「文茜講堂」系列講座指出,2356年前出生的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他在35歲時創設「愉悅學派」,曾引來污衊及謠言攻擊,卻影響整個地中海一帶包括敘利亞、埃及、義大利、西班牙和高盧(現為法國)等地,愉悅學說廣受歡迎,當時約有上千所「愉悅學校」,致力於愉悅的追求;伊比鳩魯的「愉悅學校」有一份包括友誼、自由、思想、美食、庇護、衣服、理解死亡等10項的快樂清單。 「我是台中長大的小孩,永遠是懷念故鄉,所以我選擇來亞大上課!」講堂擠爆500多位師生,連講台上都有同學盤坐聆聽。 陳文茜告訴同學說,什麼時候人生該加法、該減法;自由是種思想,在腦海中豐富思考;一個人跟別人最大區隔叫思想;人生中的價值,來自自由心靈的思想,希望每位同學要有「自由思考的獨立能力!」 陳文茜舉例說,她對母親的記憶是「小時候媽媽為我做的便當!」對故鄉的記憶是「麻芛」,都是美食,是一種心靈快樂的治療,所以現代為何美食盛行?因為不快樂的人越來越多!衣服為何是愉悅的指標?因為穿衣服不僅是溫暖,還代表人體最重要的語言,如男人穿西裝是尊重;女人穿短裙,是代表身材好! 「我的七月至八月! 」陳文茜說,她也有10項自己的快樂清單,她打開私人的櫃子,用手機拍下七、八月的照片,述說人生有很多特別的美麗的或不如意的意外。有紛絲為她所愛的狗「饅頭」做杯子蛋糕,她就拜託做30個狗臉蛋糕,準備於中秋節前分送給30位癌症病童,因為「關懷世界上受苦的人,就是種惜福,也是愉悅!」。 所以她自己快樂清單,包括友誼與狗、理想與付出、被討厭的勇氣、甜點與承認肥胖,還有日記、寫作或拍下快樂的記憶等。 陳文茜還引述大批難民潮湧入歐洲的困境,庫德族3歲的小孩,逃難中溺斃,小小身軀趴在度假勝地的沙灘上,引起世人同情。 她說,如果你不快樂,你可以想像那些敘利亞的孩子,他們是多麼的恐懼、害怕,沒有未來,反觀身處台灣的你,沒有不快樂的理由,在台灣,很多地方可以自由旅遊,不會害怕IS恐佈份子突然出現,生命竟是如此可貴,誠如林語堂所說:目光放遠一點,就不傷心了;她將於10月底前往比利時,到難民營採訪、探視,她號召亞大師生一起加入聲援難民的行列,貢獻心力。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