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1:10

台中市府打造東協廣場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5.08.31
為發展台中多元文化,市長林佳龍宣布市府會將中區第一廣場附近打造為「東協廣場」,讓新舊文化在此互動融合,創造文化或產業上新的可能,也建議東南亞國家能設立「台中日」或「台灣日」,台中將定期到東南亞關心台商與子弟,也可在寒暑假安排在台中的「新台灣之子」返鄉探親。希望透過城市交流,進一步強化台灣與東協十國的經貿、文化、觀光等關係。 台中火車站附近的第一廣場附近已成為東南亞文化的匯聚地,販賣許多東南亞特色商品與飲食,林市長於三十一日在市政會議中指示民政局、文化局、觀光局、都發局與區公所,進一步將當地打造為「東協廣場」,讓台中注入豐富的新文化,並與當地舊文化互動共融,以創造文化或產業上新的可能,使台中成為適合新住民居住的移居、宜居城市。 隨著異國婚姻的普遍化,台灣社會有愈來愈多的「新台灣之子」,林市長也認為應加強栽培他們,並安排他們在寒暑假返回東南亞探親,學習母語,未來就可能成為台灣與東南亞「最佳親善大使」,希望藉由這樣的城市交流方式,帶動台灣與東協十國的雙邊觀光旅遊、貿易投資與文化等關係。 林佳龍表示,偉大的城市要善待新移民,成為可以築夢、圓夢的新故鄉,市府有責任把他們當作兄弟姐妹與家人,「台中之美在於多元共榮,彩虹之美在於多色並存」,台中因為他們而豐富。 此外,對於台灣與東南亞間的經濟發展,林佳龍指出,在越南排華暴動後,越南官方已經瞭解台商的重要性,而越南也是台商前進東協十國的重要門戶,世界各國都在強化與東協十國之間的關係,台灣絕不能缺席。 因此,林佳龍提出「新南向政策」的構思,相較於十多年前以政治思維的「南向政策」,他構思的「新南向政策」是基於紅色供應鏈崛起,導致許多台商前進東協十國投資的經濟邏輯。希望讓台灣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與商機。
返回上一頁
TOP